本系列是《玩转机器学习教程》一个整理的视频笔记。本小节主要介绍批量梯度下降法的弊端进而引出随机梯度下降法,并通过代码构建随机梯度下降法。
2,LTE网络结构如下: 整个LTE网络从接入网和核心网方面分为E-UTRAN和EPC两个大的部分。相比于3G技术,对应于3G技术中的UTRAN和EPC部分。 B:在E-UTRAN中,eNodeB之间底层采用IP传输,在逻辑上通过X2 接口互相连接,即形成Mesh 型网络。这样的网络结构设计主要用于支持UE 在整个网络内的移动性,保证用户的无缝切换。 C:在E-UTRAN网络中,由于没有了RNC,整个E-UTRAN的空中接口协议结构与原来的UTRAN相比有了较大的不同,特别是不同功能实体的位置出现了很多的变化。 EPC 核心网架构秉承了控制与承载分离的理念,将分组域中SGSN 的移动性管理、信令控制功能和媒体转发功能分离出来,分别由两个网元来完成,其中,MME 负责移动性管理、信令处理等功能,S-GW 负责媒体流处理及转发等功能 3,4G网络架构的变化 1)实现了控制与承载的分离,MME负责移动性管理、信令处理等功能,S-GW负责媒体流处理及转发等功能。
Position Find( List L, ElementType X ):返回线性表中X的位置。若找不到则返回ERROR;
[私有网络.png] 网络规划 私有网络/子网规划 规划2个私有网络 生产环境(私有网络) 开发/测试环境(私有网络) 生产和开发/测试网络不互通,避免开发/测试使用不当影响生产网络, 开发/测试规划在一个私有网络里 一个私有网络规划2个子网 [image.png] 网络开放策略 网络开放规则如下: 网络 开发/测试 生产环境 互联网 开发/测试 - 关闭 防火墙WAF开通进入 生产环境 关闭 - 防火墙WAF开通进入 redis 网络安全组 (只对需要访问的cvm子网络开放 6379) tdsql 网络安全组(只对需要访问的cvm子网络开放 3306) elasticsearch 网络安全组(只对需要访问的cvm子网络开放 9200) mongodb 网络安全组 (只对需要访问的cvm子网络开放 27017) tdmq 网络安全组(只对需要访问的cvm子网络开放协议端口 ) 网关网络安全组(对web防火墙WAF回源IP开放 物理架构图 物理架构图如下,如果选购的WAF是Saas型,那么外网负载均衡可以省略,防火墙直接解析网关服务器IP(注:网关网络策略安全组开放WAF回源IP)。 [image.png]
1.LAMP简介与概述 1.1 LAMP平台概述 LAMP架构是目前成熟的企业网站应用模式之一,指的是协同工作的一整台系统和相关软件,能够提供动态web站点服务及其应用开发环境 LAMP是一个缩写词 ,具体包括Linux操作系统,Apache网站服务器,MySQL数据库服务器,PHP(或perl,Python)网页编程语言 1.2 LAMP各组件作用 (平台)Linux:作为LAMP架构的基础,提供用于支撑 (前台)Apache:作为LAMP架构的前端,是一款功能强大,稳定性好的Web服务器程序,该服务器直接面向用户提供网站访问,发送网页,图片等文件内容。 (后台)MySQL:作为LAMP架构的后端,是一款流行的开源关系数据库系统。
安全通信网络针对网络架构和通信传输提出了安全控制要求。主要对象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的通信传输以及网络架构等;涉及的安全控制点包括网络架构、通信传输和可信验证。 网络架构 网络架构是满足业务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业务系统的特点构建网络是非常关键的。首先应关注整个网络的资源分布、架构是否合理。 只有架构安全了,才能在其上实现各种技术动能,达到通信网络保护的目的。 e)** 安全要求:应提供通信线路、关键网络设备和关键计算设备的硬件冗余,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要求解读:本要求虽然放在“安全通信网络”分类中,实际是要求整个网络架构设计需要冗余。 测评对象 系统的出口路由器、核心交换机、安全设备等关键设备 期望结果 采用HSRP、VRRP等冗余技术设计网络架构,确保在通信线路或设备故障时网络不中断,有效增强网络的可靠性。
200 GB/s或400 GB/s端口的交换机ASIC的出现意味着每个交换机的端口数量可以比早期的100 GB/s交换机增加一倍到四倍,大企业无需在管道方面投入更多,只需减少网络层数和架构跳数,同时仍能在单个架构中跨越 如此高的成本在Facebook所需的规模上是不可接受的,更糟糕的是,在HPC中心或大型企业也会采用相同的方法构建网络。随后Clos叶脊网络从超大规模中脱颖而出,成为数据中心网络的主流架构。 这是F16网络架构的关键所在,从一个区域或数据中心的任何一台服务器到另一个区域或数据中心的另一台服务器所需的芯片和跳数要少的多。 在一个架构中,从一个机架到另一个机架内最佳的网络跳数为6跳,最差的为12跳,而通过Fabric Aggregator从一个机架到另一个机架的路径在之前就高达24跳。 这种新型F16架构的核心是Minipack 交换机,Facebook表示,与它在网络中取代的 Backpack交换机相比,Minipack交换机的能耗减少了50%。
,逐步深入分析,最终对以太坊网络架构有个大致的了解。 通过学习以太坊网络架构,可以更容易的对网络部分的源码进行审计,便于后续的协议分析,来发现未知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目前基于 p2p 网络的成熟的应用非常少,借助分析以太坊网络架构的机会,可以学习一套成熟的 p2p 网络运行架构。 通过 main() 函数的调用,最终启动了 p2p 网络,这一小节对网络架构做详细的分析。 除此之外,由于 p2p 网络方向的资料较少,以太坊的网络架构也可以作为学习 p2p 网络的资料。
概述 TStack整体部署网络架构,采用接入+汇聚二层扁平网络组网架构,如下图所示: image2020-11-9_15-12-29.png 虚拟化计算,块存储,对象存储支持大二层扁平组网,支持交换机线性扩展 网络分类 TStack云平台网络分为管理网、存储接入网、存储内部复制网、业务网(虚拟机数据网)、外部网络和IPMI网,如下图: image2020-11-9_15-57-20.png 管理网:采用千兆网络接口 ,确保云管平台对各物理节点的远程访问与控制; 存储接入网:采用万兆网络接口,确保云平台上承载的业务系统对存储的访问; 存储内部复制网:采用万兆网络接口,确保存储集群之间的访问 业务网(虚拟机数据网):采用万兆网络接口 ,确保云平台上承载的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外部网络:采用万兆网络接口,确保云平台私有网络与物理网络的互访。 IPMI网:采用千兆网络接口,确保运维人员对各物理节点的带外管理与控制。 服务器网络 服务器带外口使用一根1G网线上联至带外管理交换机。
,逐步深入分析,最终对以太坊网络架构有个大致的了解。 通过学习以太坊网络架构,可以更容易的对网络部分的源码进行审计,便于后续的协议分析,来发现未知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目前基于 p2p 网络的成熟的应用非常少,借助分析以太坊网络架构的机会,可以学习一套成熟的 p2p 网络运行架构。 0x03 网络架构 通过 main() 函数的调用,最终启动了 p2p 网络,这一小节对网络架构做详细的分析。 除此之外,由于 p2p 网络方向的资料较少,以太坊的网络架构也可以作为学习 p2p 网络的资料。
帮大家梳理一下无线侧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的架构,这里以接入网为主,其他两个网络的很多技术细节由于研究的并不足够深入,因此以帮助大家入门为主。 在我们正式讲解之前,我想通过这张网络简图帮助大家认识一下全网的网络架构,通过对全网架构的了解,将方便您对后面每一块网络细节的理解。 这张图分为左右两部分,右边为无线侧网络架构,左边为固定侧网络架构。 这就是整个网络的架构。 看完宏观的架构,让我们深入进每个部分,去深入解读一下吧。 由于我们的手机打电话或者上网时,信号首先抵达的就是无线接入网,因此这里我们从无线接入网开始谈起。 什么是无线接入网? 我们来看看当时的网络架构图: 2G网络架构 可以看出来,组网非常简单,MSC就是核心网的最主要设备。HLR、EIR和用户身份有关,用于鉴权。
到了5G,网络逻辑结构彻底改变了。5G核心网,采用的是SBA架构(Service Based Architecture,即基于服务的架构)。 一般而言,雾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区别在于,雾计算更具有层次性和平坦的架构,其中几个层次形成网络,而边缘计算依赖于不构成网络的单独节点。 SDN是一种新兴的、控制与转发分离并直接可编程的网络架构,其核心是将传统网络设备紧耦合的网络架构解耦成应用、控制、转发三层分离的架构,并通过标准实现网络的集中管控和网络应用的可变成性。 目前SDN主要部署在数据中心之间,针对移动无线网络部署方案及架构还在讨论中。 SDN基础架构 NFV是一种通过硬件最小化来减少依赖的硬件的更灵活和简单的网络发展模式。 其实质是将网络功能从专用硬件设备中剥离出来。实现软件和硬件解耦后的各自独立,基于通用的计算、存储、网络设备并根据需要实现网络功能及其动态灵活的部署。 NFV高层架构 5G网络架构的三朵云。
下载说明:需要《安全架构实践的公理》(中文版+英文版)(中文版70多页,3万多字)的读者,请关注“网络安全观”公众号,并在公众号后台输入文字“安全公理”。 ? ) 公理17:纵深防御(各层之间彼此独立) 公理18:最小特权(离不开细粒度访问控制) 公理19:访问管理(识别/认证/授权) 公理20:通信安全(网络层安全无法保护应用层) 安全架构公理 01 公理1 涌现性的示例包括:两个或多个进程争用同一系统资源时发生死锁;网络在超出容量后的流量拥塞。 系统安全漏洞主要来自两个来源:设计错误和涌现性。两者不相同,不应混淆。 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加密服务是否已打开并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网络服务都无法向应用服务发出信号。因为网络无法理解应用程序的数据结构。 规则很简单:网络需要网络安全服务来保护。 通信安全架构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必须在通信设备之间采用敌对环境,并且必须同时满足应用程序层安全性和网络层安全性。 后记:公理为何重要——从几何学到相对论 一提到公理,就会想到几何公理。
VXLAN IP底层网络 覆盖网络 VXLAN flood and learn spine and leaf网络没有覆盖网络的控制平面。 本文:http://jiagoushi.pro/node/1035 讨论:请加入知识星球【首席架构师圈】或者小号【intelligenttimes】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首席架构师智库】 微信小号 希望加入的群:架构,云计算,大数据,数据科学,物联网,人工智能,安全,全栈开发,DevOps,数字化,产品转型。 点击加入知识星球【首席架构师圈】 微信圈子 志趣相投的同好交流。 点击加入微信圈子【首席架构师圈】 喜马拉雅 路上或者车上了解最新黑科技资讯,架构心得。 点击,收听【智能时刻,架构君和你聊黑科技】 知识星球 认识更多朋友,职场和技术闲聊。 点击加入知识星球【知识和技术】
回顾 上一篇主要讲述了一个APP的架构分析和设计,这一篇我们就说一下APP架构中的网络层。 ---- 网络层在APP中的地位 网络层就是APP从服务器获取信息的一个媒介和方式,没有网络层,可以说APP就是一潭死水,有没有没有网络层的APP存在呢? ---- 网络层规范 这里另外一个牛人写的也不错,先把地址贴出来 —— iOS网络层架构设计分享 1. 在请求完成的时候进行删除 [weakControl.networkingAutoCancelRequests removeEngineWithRequestID:engine.requestID]; ---- 我自己关于网络层架构的看法 参考文章 1. iOS应用架构谈 网络层设计方案 2. iOS网络层架构设计分享 3. iOS网络架构文档整理 4. iOS网络架构文档整理
网络架构及其演变过程 一、单机架构 应用领域: 植物大战僵尸 office 二、CS架构 应用领域: QQ 大型网络游戏 计算机发展初期用户去取数据,直接就去主机拿,从这里开始就分出了客户端和服务端。 TCP/IP的对应关系,就像我们在淘宝购物,所在位置有的快递(网络接入层),告诉卖家地址(网络互联层)、快递送货(运输层)、收到货物拆包使用(应用层)。 BS结构中TCP/IP模型中的网络接入层没有响应的协议,网络互联层是IP协议,传输层是TCP协议,应用层是HTTP协议,另外还是用到了DNS结构,而且在HTTP上层还有相应。 四、CS架构和BS架构的区别 五、互联网与互联网的组成 互联网的组成(教科书版) 互联网的拓扑结构按照工作方式划分,可分为两大部分: 边缘部分:这部分就是由互联网的主机(我们使用的计算机,包括服务器 核心部分:由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用来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
网络分层架构 业内普遍的分层方式有两种。OSI七层模型 和TCP/IP四层模型。 *: MAC 地址是绑定在网卡上的 IP:地址则是管理员分配的 网络层: 网络层的作用是引进一套新的地址,使得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计算机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络。 —— 点分十进制 IP地址 (string) IP和MAC的作用: 网络地址(IP):帮助我们确定计算机所在的子网络 MAC 地址:则将数据包送到该子网络中的目标网卡。 C/S架构设计的优缺点: 优点:1,性能:客户端位于目标主机上可以保证性能,将数据缓存至客户端本地,从而提高数据传 输效率。 2,协议灵活:户端和服务器程序由一个开发团队创作 缺点:1,成本高 客户端服务端都需要独立开发 2,独立安装客户端对用户来说有安全隐患 TCP:CS开发架构(代码层面) TCP通信过程: 三次握手
在神经架构搜索(NAS),自动化架构工程的过程就出现了。我们只需要为NAS系统提供一个数据集,它将为我们提供该数据集的最佳架构。NAS可以看作AutoML的子域,与超参数优化有明显的重叠。 链状多分支网络 有些时候,人们确实希望使用手工制作的外部架构(宏架构)和重复的主题或单元。在这种情况下,外部结构是固定的,而NAS只搜索单元结构。这种类型的搜索称为微搜索或单元搜索。 PNAS的步骤 微结构的搜索(DARTS) 神经架构的搜索空间是离散的,即一个架构与另一个架构至少有一个层或层中的一些参数不同,例如5×5过滤器与7×7过滤器。 这两种损耗不仅取决于结构参数α,还取决于网络中的权重“w”。 当找到这些单元后,这些单元就被用来构建更大的网络。 来源商业新知网,原标题:【A】深度学习的未来:神经网络架构搜索(NAS)
本次内容根据2017年11月5日腾讯云网络技术沙龙北京站腾讯云网络产品中心专家工程师王营的演讲内容整理而来,主要分享腾讯云虚拟网络背后的技术架构,以及如何来实现虚拟网络技术架构中的高可用、高性能、可扩展性等 今天主要介绍腾讯云整个技术架构,将从虚拟网络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包括VPC网络监控等各方面,来给大家做一个全面的介绍,让大家对腾讯云网络整体的技术架构有一定了解。 首先我们先从宏观方面来看一看,腾讯云网络的基本介绍,包括网络产品,以及我们在实现云计算这种技术架构面临的一些问题。 把我们自己内部的一些技术积累,再结合开源的技术,最终形成了我们目前腾讯云网络整体技术架构。 但是我们这个基础架构,也不是说一开始就达到现在的这种状态,而是中间有了不同阶段的演进。 我们后面对这个架构做了继续的优化。到了我们现在目前整体架构----VPC网络。在虚拟网络和物理网络之间,通过Overlay技术,做了一层隧道的封装。这样把虚拟网络和物理网络完全隔离开。
原本架构 ? 能够访问互联网的机器,去访问: 2.2.2.2:8080,就是访问的mac电脑的80端口 2.2.2.2:8081,就是访问的Windows电脑的1433端口。 三方彼此独立 蛋疼架构 ? 终极改进架构 虽然叫它终极改进架构,但也不是最好的,反正又不是去黑人,用不了那么多层跳板,跳来跳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