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来先上线看效果”、“咱们进度再加快一点”、“我们要快速扩张抢占市场”、“分秒必争,我们产品一定要在xx日之前上线xx”......
这些口号熟悉吧~这就是互联网时代,啥都要求快,好像慢一天真的就决定了生死。996不再是小创业团队的专属,也成了大公司的标配。然后发现晚上6点谁都不好意思下班,墨迹墨迹到9点再回家,然后路上发个朋友圈,说:加班到现在,发现今晚月光真美……
产品经理的很多工作并不是单纯堆时间就会出成绩的,无论写产品方案还是做产品设计。不抨击996,只想聊下过多在这种奇怪氛围下,做出的产品都是扭曲的。
感觉现在随便在大街上抓一个做互联网的,都能和你说上几句:咱们要小步快跑,快速扩张。但如果你问他,什么叫快,怎么才算快,什么时候要快什么时候不能快。他指定扭头就走,留下一句:神经病,这都不懂~
其实大家谈及互联网的快,是相较于传统软件开发的慢来对比的。早期开发一个系统,从规划到需求梳理到交付要半年,现在做互联网产品,两周一波迭代,无疑是快速的。
老板说:我要XX,速度快点。于是大家都呼哧带喘的加班,两三天后就是deadline,发现完不成,砍掉需求快速上线,上线后不管是否有效果,团队紧接着投入下一次迭代……
又或者正当大家哼哧哼哧大干一场时,老板突然发话:不要XX了,我们要OO,于是产品中道崩殂……
你压根不敢说咱们慢下来思考下,因为工作做的慢,那是能力不到家呀。如果你非常坚定要留两周重构系统,除非到了不得不重构的程度,谁会让你“歇两周”重构系统,实际上这两周的重构可比开发需求累多了。
好产品是需要花时间打磨的;好团队也是需要花时间打磨的。(字节牛逼的原因是因为底层产品框架搭建的好,然后是培养人才的土壤实现即插即用)
君不见多少产品,为了抢占市场,各种烧钱盲目扩张,而忽略了团队和产品本身的修炼,最后散伙连电脑显示器都得卖了给员工抵遣散费。
盲目的扩张会使得产品的弱点在你还没有能力防御的情况下暴露无遗,然后被市场快速冲到沙滩上。只要产品想快点往前走,就要一步一个脚印挖掘市场和用户需求,把产品前期准备工作做好。随着后续产品速度加快,产品后续才能达到你的欲望,也不会被外部环境和资本市场牵着走……
就好比你的车10S内能加速到200码,和2min加速到200码,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也许这条路上车就不应该跑到200码,因为无论控制的多好,只要车跑到200码,前面的大弯必定翻车。老老实实以50码的匀速才是最合适的。
几年前我们谈到精益创业,会想到通过MVP去验证市场,但现在,听见有些人在谈一个基本逻辑都没想清楚就匆忙要决定上线的东西,并开始畅想未来做股权分配时,实在无力吐槽。大部分人在谈论MVP时都忽略了产品界面交互可以丑和简陋,但核心功能逻辑是完整的。很可能你根本就验证不出来你之前的假设是否正确。
我觉得吧,做产品别太赶,就算季度OKR,先花2周时间梳理清晰整个产品模块该如何梳理,再花10周时间全力做,绝对要比你上来啥也不管直接做要高效的多。
99%的产品都是做的快而死掉的,时刻在调整改需求、改流程,想都不想蛮冲一波,最容易死。慢也并不是闭门造车憋大招,而是能持续性有目标的去做迭代,留点时间思考,留点时间和用户交流,留点时间激活团队,留点时间学习成长,留点时间来想的更细一点。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