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大家,我是马硕。
上次说的是硬盘行业,在破坏性创新出现时,不同公司的选择,导致不一样的路径。
最难的是从内部说服公司所有人,在维持原有技术路线的同时,也要搞破坏式创新,这个结果是很难做成,因为新业务的各种支持都很差,各种资源还是会向着主流客户的需求集中。稍微简单一些的是成立新的部门,但这个部门要距离总公司较远,尽量的减少总公司对其影响。再简单一些的是直接成立新公司,让新公司具有自己独立而完整的各项职能,财务的,人员的等等方面。让它在自己的价值网络里生存和发展。
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如果公司要搞一个破坏性创新,但它是在公司内部做的,那几乎意味着失败;如果它是新成立公司独立运作的,那成功的可能性就很高。这是一个商业分析的技巧。
硬盘行业大家听着不熟悉,这次看看在零售业是怎样如出一辙的。
今天要说的零售业,我们分成两种运作模式,传统百货店(杂货店)和折扣零售商。一开始出现的是传统百货店,百货店先进货,在货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价,1块钱进货卖1.4元,毛利率一般是40%左右,一般库存周转率一年是4次,库存投资回报率就是40%x4=160%。传统的百货店就是这样生存的。
折扣零售店并不复杂,就是在进货成本的基础上的加价没那么多,1块钱进货卖1.2元,但是,它的周转要高,因为价格明显便宜,所以买的人多,买的量大。它一年的周转次数可以达到8次,这样库存投资回报率也是20%x8=160%。
对于传统的百货店来说,折扣店的模式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优势,谁都可以学,但折扣店就是一种破坏性创新,在一开始,折扣零售店只销售那些简单的牌子大的使用频率高的商品,这些商品不需要销售人员,也不需要维护,客户都知道使用方法,他们此前用过很多了,你来我这里买,就是因为便宜。
传统的百货店对此不屑一顾,因为它要向着高毛利率高质量——高端进发。折扣店的客户一开始都是面向普通蓝领工人,用低毛利率满足这部分人群。但是,很快,折扣店就开始抢占更多市场,侵蚀着传统百货店的空间。
由于外国公司名字不好记还长,下面我就简写了。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百货商店公司,老克和老代,成功度过了危机,他们转型为折扣店模式,方法是成立了独立于传统百货业务的机构来做折扣业店业务。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老克还决定干脆退出传统的百货业务——自己阉割自己,以示决心。
这可以对比老伍,虽然老伍也认识到变革要到来了,但是老伍选择在公司内部孵化这个想法,既要搞折扣店,也要搞传统的百货店,公司管理层认为这不冲突,但事实是失败了。这又证明了一开始的观点:你想变革,但是方法要对路,在公司内部做基本不行。无法在同一机构内,同时延续两种不同的文化和盈利模式。
怎么失败的?过程很有意思。
老伍做的折扣店一开始毛利率是20%,后来慢慢上升到33%了,毛利率越来越高,周转率也从原来的7次,下降到4次。这就和老伍传统的百货店差不多了(毛利率35%,周转4次)。从事实上看,老伍家的折扣店已经不是折扣店,所以它之后关闭了折扣店。
想象一下,如果这是两家你要投资的公司,在一开始要二选一的话,你会投资谁呢?投资的时候,你需要具备各种工具和模型,当看到公司要做某些事的时候,能够反应出它能做成的可能性是高还是低,这是商业分析要做的事。
----------
视觉传达部/ 兔子
编辑部/ 精致
主创部/ 马硕
指摘部/ 阿莫 哈利菠佳佳
参考资料/ 《创新者的窘境》
“在看”和“赞”支持原创好内容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