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立陶宛频频出现在国际关系的舞台上,这让不少人也是第一次听说还有这样一个小国,但别看这个国家不起眼,其掌控的激光技术却能够对欧美多国施加压力,那国内跟立陶宛关系的变化,会不会影响到自身对该技术的使用呢?
1991年,前苏联解体,15个国家横空出世,在波罗的海沿岸有三个不起眼的小国,分别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恰恰就是这个立陶宛,掌握了当时苏联最高端的激光技术体系。
立陶宛这个国家人口只有280万人,仅为上海全城人口的10%,全国面积约为6.53万平方公里,不及宁夏6.64万平方公里大。
不过立陶宛拥有的激光技术在全球都享有极高的地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芯片有所了解的朋友肯定知道光刻机这个设备,该设备就是通过高端的激光技术来实现芯片产品的雕刻生产,荷兰的阿斯麦公司就是生产光刻机的佼佼者。
而阿斯麦的激光技术,离不开立陶宛的研发供应,因此仅从这一点来看,立陶宛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就非常重要。
不仅如此,从前苏联时期,立陶宛就已经有了将近30年的激光研发经验,时至今日已经有50多年的体系建设历史,目前全球排名前100的高等学府中,有将近90所学校都需要利用立陶宛的激光技术进行半导体产品的研发。
而且在科学类激光设备里,立陶宛占据10%的市场份额,在飞秒激光仪领域,立陶宛更是掌控了全球50%的市场份额。
飞秒激光仪的用途有很多,比如我们治疗白内障就需要一类飞秒激光仪的助力,至于半导体、电子通信设备线路等产品也都离不开飞秒激光仪的参与。
所以这样来看,立陶宛已经成了全球激光领域的技术大国,那么目前中立关系的变化,是否也会让中国的激光技术受到巨大影响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早在2020年年初,中立关系没有改变的时候,国内的科研团队就已经开始了技术反攻,希望打破立陶宛的激光垄断。
在今年9月3日,出身中科院的奥创成功获取1亿元的建设性投资,用来打造飞秒激光仪的生产线和供应链。
据了解这条生产线已经开始动工组装,一旦成功建成,未来将会成为产能破1000台的大型飞秒激光生产线,并且会打破立陶宛全面垄断的态势。
不仅如此,在今年11月18日,华日激光还实现了上百瓦飞秒激光仪的研发验收,已经具备跟立陶宛产品同台竞技的可能。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企业的产品几乎都依靠纯国产技术,华日激光更是将国产化率猛增到了95%,只有一些无关紧要的零部件采取了国外的产品,堪称打破了立陶宛在同类产品中的垄断。
有趣的是,目前中国已经在技术上能够摆脱立陶宛的垄断,但是立陶宛似乎却无法离开中国的存在。
由于立陶宛是个小国,根本用不到飞秒激光这类高端的技术和设备,所以其产品技术几乎有90%都得出口到国外,而中国则是立陶宛众多买家中的一个重要客户,是立陶宛第三大客户市场。
如今中国实现了突破,只不过是摆脱了立陶宛的技术产品依赖,而立陶宛失去的却是庞大的中国市场,孰胜孰败一目了然。
而且可喜可贺的是,国内早已经将这类飞秒激光技术应用到了歼20飞机上,2020年国内顶尖的飞机产品歼20已经将飞秒激光技术应用到了发动机产品上,极大地提高了发动机的运转效率,对飞机性能带来了较大的提升。
如今立陶宛的处境将会更加艰难,中国在各领域已经发展成了全球性的消费市场,已经成了各大供应方的重点依赖对象,如果中国拒绝了国外的技术和产品,无疑会对他们造成严重的冲击。
未来还会有哪些技术会被中国所突破呢?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