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也有拒绝外企的时候了,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像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先进电池技术性企业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苹果也盯上了新能源希望加入造车行列,所以邀请这两家中国企业合作,但是都被拒绝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都拒绝在美国建厂,但从苹果目前的计划来看,他们并不打算就此放弃。
苹果通过重新制定计划,希望能够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有重新沟通合作的机会,因为他们青睐的电池技术:磷酸铁锂,目前中国企业是强于全球的,所以苹果为了能够与这两家企业合作,而再次做出努力。但是因为苹果对于造车方面是属于跨行,所以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一、苹果或许不够吸引力引来中企的合作
首先苹果是在手机和智能系统方面的大企业,所以如果是在这个领域销售,前景是一片大好,会吸引到不少的企业赴美投资建厂,并专门为苹果做专供销售。
但是如今想要入局新能源汽车,首先苹果在这方面是没有任何经验的,所以在很多方面没有办法给予任何的支撑,甚至在未来的市场上销售也不能有一定的保障。
所以这是阻碍苹果寻求合作到美国建厂的核心原因,因为相比之下,要冒较大的风险去和苹果拼一个未知的市场,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轻易答应。
当然现在的情况是,苹果青睐合作的企业不会愿意与它去冒险做这件事,而愿意做这个事的企业或许是苹果看不上的。这也是苹果在新能源入局上迟迟不能够更进一步的原因。
比如苹果寻求合作的宁德时代,我们其实早在富豪榜上就发现了宁德时代的身影,因为新能源市场的爆发,宁德时代的市值出现了火箭式的暴涨,迅速进入了富豪榜的前三位。
因为宁德时代的电池对于新能源市场来说非常渴求。而目前宁德时代的市场供应占到了全球的30%以上,这也是为什么宁德时代可以在富豪榜迅速上位。
所以宁德时代目前的业务量是非常满意的,可以说甚至是不缺客户,目前已经是动力电池方面的龙头企业了。那么作为行业龙头怎么可能会为了虚无缥缈的电池大单去做一些这样冒险的事情呢?虽然苹果也是一家巨头企业,有着非常好的实力,但是背景不同,光是跨行这一点就已经是非常不稳定的事情了。
因为一旦苹果发现新能源布局不正确随时撤场时,那么宁德时代在美国建的厂可能不只是腹背受敌被孤立在美洲彼岸,很可能会完全打水漂了。
当然如果苹果能够在一些条件方面作出妥协,比如将建厂的模式与建厂运营等整合起来,其实也就是将双方的利益更好地捆绑起来操作,不见得中企会这样拒绝他们。
但是留给苹果考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苹果自己心里也清楚,晚一天入局新能源汽车战局,或许损失的就是无法想象的。占得先机或者说不被抛下有多重要他们很清楚,所以如果苹果在这些条件方面的东西始终没办法妥协的话,那么等待他们的可能就是中国企业的继续拒绝赴美建厂。因为比亚迪的全球电池市场份额也能达到10%。
比亚迪作为以电池技术为核新成立的企业,不仅在电池技术上领先于竞争对手,而且也有做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所以同样不需要为了苹果的“大饼”而去拼这样的风险性。
因为相比之下,继续为特斯拉、宝马等传统车企输出稳定的电池订单显然更香,如果苹果想要空手套白狼,恐怕这个计划只会让他们落空了。
二、苹果的B计划如何?是否可行
当然除了中国的企业,苹果也联系了其他的电池企业作为备选的方案。比如日本的松下电池,松下电池原本是特斯拉专供的战略合作伙伴,但是在去年被宁德时代取代。
所以为什么美国一直把它作为备选方案是有原因的,因为核心技术没有办法走在前端,那么在合作上就没有了决定权,话语权,可见中国企业如今实力的强大。
不过据媒体报道,苹果已经委派考察团队到日本与松下电池进行对接了,可能苹果要把更大的可能性放在自己的B计划上。因为中国两个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已经连续拒绝了苹果,这让苹果感觉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机会已经非常低,所以把希望又放在了松下电池这边。当然松下电池是非常愿意与苹果合作的。
只是不知道松下电池的技术是否能够得到苹果的青睐,因为磷酸铁锂目前中国是远远超过其他对手的,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在2020年的时候选择了宁德时代,而放弃松下电池的重要原因。
但是苹果也并没有完全放弃,他们仍然在想着更好的计划打算与这两个企业重启谈判,但是如果在一些核心条件上苹果没办法满足的话,变化不会很大。
当然如果双方就合作的谈判真的重启,而苹果给出的条件得到了中国企业的答应的话,松下电池很大概率是会被抛弃的那一个,这也无可厚非,因为技术就是话语权,
苹果很明白,其实松下电池只是他们没办法之下的一个备选方案,如果在核心电池方面是处于落后的,那么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肯定就不会有足够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了。
小结
谁也不是傻子,现如今中国的许多企业都在发展中不断地强大,部分企业甚至已经成为了世界的顶流,立足于世界的前端。也就是说中国企业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并不是被外企以合作、合资等名义就能够轻松带动的,如果在利益没有办法能够很好地掌控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也能够很有底气地拒绝。
就像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一样,即使寻求合作的是苹果,一个全球知名,甚至是在其行业里属于龙头的企业,也没有办法让这两家企业在原则上让步。即使遭遇了拒绝,美国还是要不断尝试努力找到再次洽谈合作的机会,这就是现如今的中国力量,中国企业的力量。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