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3即将发布之际,小i机器人诉苹果侵权案有了新的进展。
日前,小i机器人官微发布消息称,9月3日,小i机器人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行为保全申请(禁令),要求苹果公司立即停止涉及Siri的专利侵权,停止生产、销售、许诺销售、进口、使用,侵犯ZL200410053749.9发明专利的iPhone产品。
小i机器人表示,小i机器人是中国发明专利ZL200410053749.9(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的权利人,该专利申请比苹果公司Siri领先7年。经二次司法鉴定,Siri落入小i机器人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小i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袁辉表示:“苹果公司不顾侵权事实,持续制造和销售侵权产品,不是尊重知识产权的做法,苹果公司应该立即停止侵权,下架并停售相关产品。”
9月6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接受小i提出的禁令申请,案件持续审理中。
值得注意的是,小i机器人与苹果公司的官司已经打了将近10年。
公开信息显示,小i机器人的运营主体上海智臻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智臻智能”)于2001年成立,2004年1月推出小i机器人,同年申请发明专利“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申请号:ZL200410053749.9)”。2009年,专利获得授权。
据专利详情显示,本专利“提供了一种包含情感的智能客服对话回复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本轮用户对话隐向量,获取情感标签向量;进而获取本轮回复隐向量......”
Siri公司成立于2007年,最初是以文字聊天服务为主,2010年被苹果以2亿美金收购,随后通过与全球最大的语音识别厂商Nuance合作,Siri实现了语音识别功能。2011年,苹果发布了iPhone 4S,Siri首次内置到IOS设备,随后苹果在其他智能设备中均加入了该服务。
“它能听得懂你说了什么,它能理解你的意思,能够知道使用哪些程序和你谈论。它通过网络为您找到答案。”这是苹果在发布之初对Siri的介绍,正是这句话,使得小i机器人认为苹果侵权。
袁辉认为,两者的核心机制是一致的。不论用户输入的是语音还是文字,接收设备都需要对输入信息进行分析并做出回复。而Siri侵犯的,正是小i机器人的这一核心机制。
2012年6月,小i机器人向上海法院提起苹果公司侵权诉讼。同年11月,苹果公司方面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利复审委员会”)提起小i机器人专利无效宣告请求。
此后3年,关于“专利有效性”,始终未决。
去年,该案迎来了转折点。2020年6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下达行政判决书,终审判决苹果公司败诉,确认小i机器人专利权的有效性。
2020年8月,小i机器人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正式要求苹果公司停止专利侵权,并赔偿人民币100亿元,创造了国内高科技企业向国外科技巨头索赔专利费的最高纪录。
苹果公司当时回应相关诉讼,“Siri不包含其专利包括的特征,该专利与游戏和即时消息有关。我们对小i机器人再次提起诉讼感到失望。经最高人民法院认证的独立鉴定机构也得出结论,苹果并未侵犯小i机器人的技术。”
而针对此次小i机器人提起的停售禁令,截至目前,苹果公司尚未作出回应。
那么,该侵权案件会对苹果公司造成哪些影响呢?
据中国知识产权报消息,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崔哲勇曾针对小i机器人的索赔诉讼发表观点,认为涉案专利权利要求范围较宽,而Siri应用为苹果公司的核心应用,不同于高通诉苹果案的其他应用,可以很容易通过系统升级予以规避。
不过,他也指出,一旦Siri被判侵权,苹果手机可能面临赔偿和禁售的风险。
而针对此次停售禁令申请,据界面新闻报道,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国际总部高级合伙人李萍表示,法院是否做出行为保全裁定会考虑多方面因素。在她看来,因小i机器人的专利权获得确权不久,而苹果手机早就在国内销售,且销售体量太大,法院可能因小i机器人权利尚不稳定;苹果的销售行为早已有之,不属于情况紧急状态;该保全措施造成的损害价值及可能的社会影响过大,而驳回该申请。
至于案件未来的发展走向,李萍认为,苹果公司可能与小i公司的就专利权的确权进一步进行拉锯战。不过,她表示,如果如小i公司的专利权得到稳定,考虑到苹果公司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双方在法院斡旋下达成调解的概率较大。
(钛媒体APP编辑刘萌萌综合自腾讯新闻、界面新闻、中国知识产权报等)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