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眼光》中提到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里面的应用以及其他创新带来的革命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想象。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说是已经有人发明的包饺子的机器,一分钟能够包上万个饺子,能被替代的工种又被消灭了一个。我们可以设想下,身边还有什么工作能不被替代呢?
牛津大学的尤瓦尔·赫拉利博士在《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一书中提及的2033年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低风险职业(低于20%)的包括:时装设计师、艺术总监、编舞家、花艺设计师、音乐家、作家、摄影师、教师类(各类中小学教师、健身教练等);各类中高层管理职位(如人力资源经理、销售经理、财务经理);各种专家(心理学家、婚姻家庭治疗师、职业分析师、生物学家、政治学家、天文学家等)。他认为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高风险职业是:销售99%收银97%司机89%厨师96%工人88%导游91%秘书94%。李开复的观点则认为:需要思考10秒以下的人类工作将被取代。
确实,一些音乐、艺术创作类的工作是人工智能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替代的,尤其是需要调动人的创造力和情感的工作,包括跟人交流的工作,比如婚姻家庭治疗、学生乃至成人的心理疏导等等。我相信一旦连这类工作都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类估计也就没有在星球上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麻省理工学院的维纳教授提出一种“控制论”,他预见到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可能逃离掌控并反过来控制人类,发出“我们可以谦逊地在机器的帮助下过上好日子,也可以傲慢的死去”的警告。
至于具体的工作,我并不太赞同赫拉利博士的全部观点,至少就本能而言,厨师被取代的几率要比司机还要高这点目前看来就会被颠覆。无人驾驶的开发速度进展很快,而我们这些吃货的味觉还是更依赖于厨师人工的独特味道,就像我们总怀念小时候的食物一样。
就算是作家,以现在那些追寻快餐的年轻人而言,似乎也不需要,因为机器完全可以从大量的文字里面根据不同剧情自动组合去创作一部又一部孪生的青春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抄袭《桃花债》;《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的《圈》;还有《甄嬛传》《宫锁连城》《楚乔传》等剧都陷入抄袭的风波,抄没抄大家也都清楚,那些追的人也不计较,他们要的只是在追剧的过程中消磨自己的青春。有这样的读者和观众,哪里还需要作家呢?真要稍微写点厚重的,不是被和谐难以问世,就是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别的职业我不敢说,但是就教师类的职业而言,我也不太赞同赫拉利博士的观点。恰恰相反,教师类的职业被替代的可能性非常大,我不知道赫拉利博士那种比例的来源与依据。至少就我个人的观察和理解而言,我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教师职业被替代,人文社科类的老师要比自然科学类的老师更容易被替代,健身类的老师要比艺术类的老师更容易被替代:基础教育里,高年级的老师要比低年级的老师更容易被替代。
就以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为例,如果把教材里每一篇文章附录几篇经典的赏析的文本,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的赏析完成高中所有文本的理解,和语文老师上三年语文课,究竟有什么区别?我相信绝大多数高中生恐怕都不会觉得有什么区别。因为有很多老师也不过是照着教参读读让学生抄抄要点,甚至不要经过老师二道贩子,也许效果会更好。但是很明显,一个小学一年级孩子,指望通过自学拼音汉字,缺乏互动,可能效果就会差很多,而且,低幼的学生缺乏自控力和自律能力。前几年,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开放了一批公开的在线课程,如果我们的高校学生拥有足够的自学能力和求知的欲望,假如这些在线课程做的完整而丰富,那么我们高校里那些老师尤其是文史哲的老师他们的课堂可能就岌岌可危了,因为当年学生林吟章回来就说她就读的那个211学校里的古代文学老师上课还不如回来听我的语文课。只是这些在线课程和学生的视野之间横亘着一道巨大的鸿沟,那就是中国学生学习的习惯和求知的欲望,在中学里拼命功利追逐分数带来的麻木和机械。
如果有一天,当你的工作可以轻易被替代的时候,你有没有做好准备呢?现在,之所以还没有被替代,只是因为颠覆的开端总是悄无声息。尤其是很多学生并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老师其实自己也并没有,或早或晚会在前进的路上碰壁,
就像每年的高三复习,很多学生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其实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反而因为麻木而变得机械,因为机械反而效果很糟糕。我最近在做一些简单的微课,尝试着自己革自己的命,把所有知识点都分解成小课,然后有空一节节做出来,等到做完了,一起打包上传,免费分享,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听,学过了依然不理解的也可以听,我自己也轻松了,凡是知识点的内容,我可以让学生自由的点播,腾出时间来带他们读书,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这算不算一种未雨绸缪的眼光,姑且让时间去验证,至少,我可以把自己从机械的解答中拯救出来,毕竟我的青春已经开始报警了。
人不要总是等待命运的垂青或者屈尊纡贵,而是要学会在危机面前学会自我救赎。眼光的长远与否,决定了你能走多远,走的多好。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