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Python进阶——如何正确使用魔法方法?(上)中,我们主要介绍了关于构造与初始化、类的表示、访问控制这几类的魔法方法,以及它们的使用场景。
这篇文章,我们继续介绍剩下的魔法方法,主要包括:比较操作、容器类操作、可调用对象、序列化。
比较操作
比较操作的魔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从名字我们就能看出来这个魔法方法的作用,当我们需要比较两个对象时,我们可以定义 来实现比较操作。
class Pers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uid):
self.uid = uid
def __cmp__(self, other):
if self.uid == other.uid:
return
if self.uid > other.uid:
return 1
return -1
p1 = Person(1)
p2 = Person(2)
print p1 > p2 # False
print p1
print p1 == p2 # False
从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比较两个对象的具体逻辑:
如果 返回大于 0 的整数(一般为1),说明 self > other
如果 返回大于 0 的整数(一般为-1),说明 self < other
如果 返回 0,说明 self == other
当然,这种比较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我有 N 个属性,当比较谁大时,我们想用属性 A 来比较。当比较谁小时,我们想用属性 B 来比较,此时 就无法很好地实现这个逻辑了,所以它只适用于通用的比较逻辑。
那如何实现复杂的比较逻辑?
这就需要用到 、、、 这些魔法方法了,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 coding: utf8
class Pers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uid, name, salary):
self.uid = uid
self.name = name
self.salary = salary
def __eq__(self, other):
"""对象 == 判断"""
return self.uid == other.uid
def __ne__(self, other):
"""对象 != 判断"""
return self.uid != other.uid
def __lt__(self, other):
"""对象
return len(self.name)
def __gt__(self, other):
"""对象 > 判断 根据alary"""
return self.salary > other.salary
p1 = Person(1, 'zhangsan', 1000)
p2 = Person(1, 'lisi', 2000)
p3 = Person(1, 'wangwu', 3000)
print p1 == p1 # uid 是否相同
print p1 != p2 # uid 是否不同
print p2
print p3 > p2 # salary 比较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已经介绍过,它配合 方法,可以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
但在这个例子中,当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时,实际上我们比较的是 这个属性。
同样地,当需要判断两个对象不相等时,会调用 方法,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也是根据 来判断的。
当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小于另一个对象时,会调用 方法,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根据 的长度来做的比较。
同样地,在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大于另一个对象时,会调用 方法,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根据 属性判断。
在 Python3 中,被取消了,因为它和其他魔法方法存在功能上的重复。
容器类操作
接下来我们来看容器类的魔法方法,主要包括:
是不是很熟悉?我们在开发中多少都使用到过这些方法。
在介绍容器的魔法方法之前,我们首先想一下,Python 中的容器类型都有哪些?
是的,Python 中常见的容器类型有:
字典
元组
列表
字符串
这些都是容器类型。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它们都是「可迭代」的。可迭代是因为,它们都实现了容器协议,也就是我们下面要介绍到的魔法方法。
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 coding: utf8
class MyList(object):
"""自己实现一个list"""
def __init__(self, values=None):
# 初始化自定义list
self.values = values or []
def __setitem__(self, key, value):
# 添加元素
self.values[key] = value
def __getitem__(self, key):
# 获取元素
return self.values[key]
def __delitem__(self, key):
# 删除元素
del self.values[key]
def __len__(self):
# 自定义list的元素个数
return len(self.values)
def __iter__(self):
# 可迭代
return self
def next(self):
# 迭代的具体细节
# 如果__iter__返回self 则必须实现此方法
if self._index >= len(self.values):
raise StopIteration()
value = self.values[self._index]
self._index += 1
return value
def __contains__(self, key):
# 元素是否在自定义list中
return key in self.values
def __reversed__(self):
# 反转
return list(reversed(self.values))
# 初始化自定义list
my_list = MyList([1, 2, 3, 4, 5])
print my_list[] # __getitem__
my_list[1] = 20 # __setitem__
print 1 in my_list # __contains__
print len(my_list) # __len__
print [i for i in my_list] # __iter__
del my_list[] # __del__
reversed_list = reversed(my_list) # __reversed__
print [i for i in reversed_list] # __iter__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自己实现了一个 MyList 类,在这个类中,定义了很多容器类的魔法方法。这样一来,我们这个 MyList 类就可以像操作普通 一样,通过切片的方式添加、获取、删除、迭代元素了。
当我们执行 时,就会调用 方法,这个方法主要用于向容器内添加元素。
当我们执行 时,就会调用 方法,这个方法主要用于从容器中读取元素。
当我们执行 时,就会调用 方法,这个方法主要用于从容器中删除元素。
当我们执行 时,就会调用 方法,这个方法主要用于读取容器内元素的数量。
这个方法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为什么我们可以执行 ?就是因为我们定义了 。
这个方法的返回值可以有两种:
返回 :代表使用 对象的迭代协议,一般 是内置的容器对象
返回 :代表迭代的逻辑由本类来实现,此时需要重写 方法,实现自定义的迭代逻辑
在这个例子中, 返回的是 ,所以我们需要定义 方法,实现自己的迭代细节。
方法使用一个索引变量,用于记录当前迭代的位置,这个方法每次被调用时,都会返回一个元素,当所有元素都迭代完成后,这个方法会返回 异常,此时 会停止迭代。
在 Python3 中,已不再使用 next 方法,取而代之的是 。
从名字也能看出来,这个方法是在执行 时触发,用于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存在于容器中。
这个方法在执行 时触发,用于反转容器的元素,具体的反转逻辑我们也可以自己实现。
可调用对象
了解了容器类魔法方法,我们接着来看可调用对象的魔法方法,这个魔法方法只有一个:。
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 coding: utf8
class Circl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x, y):
self.x = x
self.y = y
def __call__(self, x, y):
self.x = x
self.y = y
c = Circle(10, 20) # __init__
print c.x, c.y # 10 20
c(100, 200) # 调用instance() 触发__call__
print c.x, c.y # 100 200
仔细看这个例子,我们首先初始化一个 实例 ,此时会调用 方法,这个很好理解。
但是,我们对于实例 又做了调用 ,注意,此时的 是一个实例对象,当我们这样执行时,其实它调用的就是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把实例当做一个方法来执行。
如果不好理解,你可以多看几遍这个例子,理解一下。
也就是说,Python 中的实例,也是可以被调用的,通过定义 方法,就可以传入自定义参数实现自己的逻辑。
这个魔法方法通常会用在类实现一个装饰器、元类等场景中,当你遇到这个魔法方法时,你能理解其中的原理就可以了。
序列化
我们知道 Python 提供了序列号模块 ,当我们使用这个模块序列化一个实例时,也可以通过魔法方法来实现自己的逻辑,这些魔法方法包括:
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 coding: utf8
class Pers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birthday):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birthday = birthday
def __getstate__(self):
# 执行 pick.dumps 时 忽略 age 属性
return {
'name': self.name,
'birthday': self.birthday
}
def __setstate__(self, state):
# 执行 pick.loads 时 忽略 age 属性
self.name = state['name']
self.birthday = state['birthday']
person = Person('zhangsan', 20, date(2017, 2, 23))
pickled_person = pickle.dumps(person) # __getstate__
p = pickle.loads(pickled_person) # __setstate__
print p.name, p.birthday
print p.age # AttributeError: 'Person'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age'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初始了 对象,其中包括 3 个属性:、、。
当我们调用 时, 方法就会被调用,在这里我们忽略了 对象的 属性,那么 在序列化时,就只会对其他两个属性进行保存。
同样地,当我们调用 时, 会被调用,其中入参就是 返回的结果。
在 方法,我们从入参中取得了被序列化的 ,然后从 中取出对应的属性,就达到了反序列的效果。
其他魔法方法
好了,以上介绍的这些,就是我们平时遇到比较多的魔法方法。
剩下的魔法方法还有很多,主要包括数值处理、算术操作、反射算术操作、增量赋值、类型转换、反射这几类,由于我们在开发中很少会见到,这里就不再过多介绍了,当遇到时,我们直接查阅文档了解即可。
总结
这篇文章,我们主要介绍了关于比较操作、容器类、可调用对象、序列化等魔法方法。
其中,比较操作的魔法方法,可以用于自定义实例的比较逻辑。容器类魔法方法,可以帮我们实现一个自定义的容器类,然后我们就可以像操作 、 那样,方便地去获取容器里的元素、迭代数据等等。可调用对象魔法方法,可以把一个实例当做方法来调用。序列化的魔法方法,可以修改一个实例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逻辑。
Python 的魔法方法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如果使用得当,我们的类就像被添加了魔法一样,变得更易用。我们可以使用这些魔法方法,帮我们实现一些复杂的功能,例如装饰器、元类等等。
更多阅读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