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 月起,专注力检测、离席检测、距离检测功能先后在作业帮直播课产品“小组直播间”内上线。借助 AI 视觉识别技术,研发团队满足辅导老师、家长、学生的切实需求,解决了孩子上网课“溜号”、“距离屏幕过近”等实际问题,让人工智能技术于在线教育场景中真正落地。
保持学生课堂专注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传统双师制线上大班直播课,辅导老师是课堂专注力的“人工监督员”,同时负责一两百名学员,很难照顾到每一个人。
在作业帮“小组直播间”,课堂,辅导老师则装备上了高效智能的“AI 教具”。基于 AI 视觉识别技术,研发团队开发出专注力检测和离席检测功能。当系统依据学生上课表现识别出专注力较低的学生时,跟课的辅导老师将会收到提示,并可一键点开学生的直播视频查看,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提醒学生。
在 2020 年底的一次调研中,87.8%的辅导老师认为,该功能对工作很有帮助,不仅在上课时,能提醒走神的孩子认真听课,在课后的回访中,也可以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听课情况。
现在,对于辅导老师来说,专注力和离席检测已经成为高效的辅助“教具”,在学生“溜号”走神的时候及时把他拉回来,而当检测到学生已经离席时,辅导老师可能就要直接“找家长”了。
在系列功能设计时,王岩团队了解到,很多家长都在给孩子报网课后想了一些方法,让孩子与屏幕和书桌保持一定距离,“家长们对于小朋友的视力问题很在意。”
敏锐捕捉到家长这一“刚需”,团队研发出距离检测功能。通过 AI 视觉识别技术,系统可以判断孩子眼睛与屏幕的距离,每隔 15 分钟左右提醒一次。一旦屏幕距离小于规定参数,学生端便会弹出文案警告,直至坐姿矫正后,警告才会消失。
在王岩看来,无论是距离检测还是专注力、离席检测,这一系列依靠 AI 技术的视觉互动功能背后,都有着共通的研发逻辑:定义任务,收集样本。
在定义问题上,“眼睛与屏幕的距离”以及“学生是否在画面中”都可以较为轻松地判断,但团队对于“专注”这一较为主观的因素,却很难给予一个清晰的定义标准。
无论在哪种场景下,专注力都很难有标准定义,“它的维度太多了,比如有的学生会习惯性的偏头,我可能认为他不是很专注,或者是手上总有小动作,比如学生会经常抠手,这都是一些很主观的判断。”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定义专注也是件难事。王岩在研究学生听课状态时发现,有的学生可能在发呆,但是画面呈现出来的和沉思没有什么太大区别。这就对 AI 视觉分析识别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多次讨论和权衡之后,研发团队将头部、手部、肢体、表情等多种行为结合制定出一套判断标准。“不能说 100%,但是准确率极大提高。”王岩表示。
对于技术团队来说,研发难度并非是决定是否要研发某一功能的关键,对教育是否有实际用途才是决定因素,“我们设计这些功能都是从功用出发,希望它们在学习中能够产生实际价值,而非炫酷。”
“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可能是大多数人对于 AI 技术的印象,但在王岩看来,人工智能最广泛的落地场景,是在线教育领域。“AI 技术在在线教育领域的应用虽然没有那么高深,但它的使用者却足够多。那么多用户,我们的一个小功能,很多人都能使用到。”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 中国 K12 在线教育行业研究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
为 K12 在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被运用于在线教育课程、服务和教学管理的全流程。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