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26日),成都市科协九届二次全委会议暨2021年全市科协工作会议及成都市科协九届三次常委会议召开。红星新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1年成都市科协的主要工作将围绕人才服务、创新体系和场景营造展开,紧扣“四件大事”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科协力量。
大力实施“科普场景”工程
成都市科协九届二次全委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年成都将聚焦科技人才服务,大力实施“蓉城聚星”工程,用世界眼光汇聚科技人才。成都科协计划与中国科协联合举办面向全球科技前沿的“科学家西部峰会”,建立科学家西部百人会,让国内外科技界聚焦西部。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成都科协聚焦科技人才服务将立足幸福美好生活,大力实施“科普场景”工程。一是打造深度科普体验场景,二是营造主题科普活动场景,三是培育“科∙社”科普传播场景。
事实上,科普场景的营造也出现在2020年成都市科协先进工作代表交流发言的过程中。新津区科学技术协会代表特别介绍了新津区在场景营造方面的探索,让科普惠民更有温度。“在湿地公园,陆续打造了AR全景鸟类科普点,植入了18个鸟类全景3D展示,28个鸟类科普视频,18个湿地全景科普,营造多维度、更精准的科普服务场景。同时,提升科普体验。打造‘最美回家路’、科普‘微田园’体验场景,让上班的路、回家的路、休闲的路成为科学体验之路。”
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创新链
今年成都市科协还将发挥成都科创生态与平台优势,探索多层次多领域研发创新要素向西部科学城、产业功能区和高品质科创空间多元化导入路径,把科技人才的势能多维度转化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何为多维度转化?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转化维度包括会地联合创新体系、工作站技术创新链以及价值转化共享平台的构建。
探索构建会地联合创新体系。围绕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前沿技术突破等方面问题,持续跟进引入海内外院士、科学家在西部(成都)科学城设立专属实验室。聚焦前沿技术应用研究、引进转化、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问题,引导全国重点学会专家(团队)在产业功能区设立产业研究院、转移转化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多形式的会地联合创新中心。
探索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创新链。成都市科协将围绕产业生态圈梳理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路线图与人才图谱,针对主导行业重点环节新建一批省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打通断点堵点。同时,逐步探索组建集学科交叉融合、产业上下互通、企业左右相联的“院士(专家)创新服务综合体”。
探索构建助力价值转化的共享平台。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等平台在成都的落地建设被列为2021年成都市科协的重要议程。会上,成都市科协相关负责人透露,将进一步深化“科学家+企业家”模式,构建线上平台+线下活动+会堂空间综合体。“面向初创企业,联合院所、企业、机构、厂家构建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一体的制造共享平台。”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王培哲 摄影报道
编辑 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