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评论员 张英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扫码点餐成为了“干饭”的必备流程。它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困扰。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访发现,长沙大部分餐饮门店在上线扫码点餐服务的同时,仍支持人工点餐服务。而扫码点菜的模式也是丰富多样,有的可以实现点餐加结账,有的可以全桌同步点餐等等。(详见本报2月2日A08版)
眼下,很多餐厅都推出了“无接触服务”,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完成排队、点餐、结账等多项服务,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工营运成本,提升了营运效率。然而,有些商家因此取消了人工点餐服务,这让一部分消费者感到烦恼。有老年人就反映,外出吃饭在扫码点餐上就花了半个多小时,页面上的字太小,看不清楚,操作又很麻烦,一不小心就点错了,只好重新来一遍。
如果是直接扫码点餐,本来也没啥,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会被要求先关注餐厅酒楼的公众号,然后同意获取用户位置信息之后才能顺利点餐。然而关注了公众号之后,就会经常收到对方推送的广告信息,让用户不胜其烦。餐饮企业之所以推出扫码点餐,原因是这种方式比传统点餐更节省人力成本,效率也更高,但对一些消费者来说,这无疑增加了麻烦,也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尤其是对于不太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人来说,更是“数字鸿沟”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现在为了关照老年群体,缩小“数字鸿沟”,各行各业都在努力,而餐饮业作为服务行业,自然要更周全考虑不同年龄层次、文化层次的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不能为求方便而忽略他们。
实际上,只能扫码点餐的规定无异于一种“霸王条款”,从法律角度来说,相当于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并不是一种友善和合理的规定,之所以这么多的饭店毫无顾忌地施行这一规定,一方面是没有法律意识,缺乏真正的服务精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足。科技的发展是为了给人们带来便捷,但科技的发展首先是“以人为本”,作为服务业,“以人为本”更应该是其立业精神。
服务不是冰冷的“大数据”,而是始终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服务精神,只有真正为消费者妥贴考虑,顾及每个不同群体的需求,才能真正赢得市场。一个小小的二维码,体现的恰恰是科技与人文之间的深刻关联,不知道服务业还有多少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