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读者的朋友圈可能都被一篇有关于“落后城市、落后地区的俱乐部创业失败案例”的文章刷了屏。多数转发者抱有怜悯、事后支持、精神分享的态度,可能是基于某种“道德”层面上,大多人并不愿意在此事上泼冷水,但,我们总是需要一些不一样的清醒的声音。
图片来自朋友圈Mem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本文先以主观阵脚说出一些不同于被“ZZ正确”的观点,然后再客观地分享一些额外的故事。笔者与多数读者一样,都对故事中的Club创业失败案例感到怜悯、惋惜,也因为这位(引发至这类)创业者通常是因为喜欢电子音乐而一股脑往前冲,而更愿予以共鸣式尊重。
图片来自Amelie Len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可是怜悯不能解决一切,延伸思考才能让一件事、一篇文章、一种传播渠道更具价值(哪怕是事后的)。先拿掉我们每个人感性的部分,然后进入理性的迷宫,毕竟,感性的部分已经在本文的前二自然段概述,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感性上的不同情绪,请随意举一反三。
图片来自朋友圈Mem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理性的部分,其实也是尖锐的部分。从因果关系上来说,这家失败案例中的俱乐部几乎以“蛮干”为模式,或者根本没有模式。从所有角度来说,这家俱乐部都并没有将它的工作做好。非常尖酸刻薄的事实是,一家做得如此“不怎么样”的俱乐部,亏钱难道不是必然的吗?
图片来自电视剧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笔者已说明现在我们正试图从理性的部分思考问题,而理性上来说,如果一家俱乐部在选址、宣传、硬件、人员(含但不限DJ)、活动(Events)、软硬装、投资、曲风定位、品牌定位等额定方面都做得不足够优秀,如果这样的情况下还实现了盈利,反倒不是更不符合常理吗?(反向思维,也就是说,不盈利难道不是符合因果的吗?)。
图片来自好色龙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选址上,这名令人尊敬的俱乐部创业者已经透露了地理位置不佳,不具备自然流量,也就是说想依靠地段优势实现客流已经不可能;宣传上,既然地理位置不能直接为Club带来客源,创业者是否应该想办法为自己的俱乐部做宣传,然后实现从无客流到有客流的转化?
图片来自朋友圈Mem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硬件上,就不说自建台子的必要性了,笔者亲自目睹过不少摆了张淘宝折扣桌就搞定整个“舞台工作”的国内外“地下”俱乐部,怎么省钱、怎么花钱先不说,监听音响本来就不是拿来表演用的,这是所有DJ和所有唱片制作人都知道的常识。再配上一台入门级的DJ控制器,本身硬件条件就一般,“地下电子音乐爱好者”可绝不会停留在不追求声音质量的层面。
图片来自朋友圈Mem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仅从设备上来说,一台DJ控制器+一套监听音响的配置,跟这家俱乐部“地下”不“地下”已经没有关系了。如果想做这样的派对,完全可以把朋友(如果有)、客人(如果有)或粉丝(如果有)往自己家卧室里带,不定期举办“Bedroom Rave”,因为这本身就不能满足一个俱乐部的声场。
图片来自东京喰种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人员就不多说了,请DJ贵的事大家心里都明白,从2010年的EDM时代开始就有很多西洋媒体网站写过DJ报价普遍过高的问题了。但即使如此,也没必要两个人把打碟这回事当“八小时坐班”来对待,这种选择几乎没有好处;活动的话,即使没有预算Booking Guest DJ,也可以考虑与活动主办方合作,仅提供场地,外地的Promoter也都可以合作起来。
图片来自音乐节露营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软硬装,这三个字看着就烧钱,但是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商业俱乐部还是地下俱乐部,不花钱点钱在软硬装上的话,那本身也不适合开俱乐部。俱乐部毕竟是一种线下场景,不是随便搭个10平米带绿幕的小空间就能做直播的角落,软硬装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图片来自电视剧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投资方面,哪怕创始人积蓄一般,也可以试试看能否找到投资商;曲风定位,笔者先不过多复述如今国内电子音乐爱好者乐理普遍糟糕,至今不明白4/4拍只是一个关于小节的拍号概念,他们想表达的更多情况下是Four-On-The-Floor。既然明知Four-On-The-Floor在“下层”城市没有覆盖率,尝试“开辟新路”就更需要宣传了,若忽略过程,又怎么实现结果?
图片来自电视剧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品牌定位……即使相关创业者们实在不相信玄学、神学、宇宙学,也得相信文学吧。先不说品牌根本没有定位,创业者也没有花钱、花人力、花时间在“做品牌”这一块,自嘲的词平时可以说,但当招牌大可不必,能想到的只有“弊”没有“利”,指定地区性也没有那么多“嬉皮士”、“朋克人”、“亚人”会被这种自嘲的名字吸引。
图片来自朋友圈Mem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以上,并不是为了打击“传统的Four-On-The-Floor音乐俱乐部”创业者的积极性,不是泼冷水,不是负能量,相反,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梳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身为人类,我们总不能老是以“感性”的方式逃避事实,完全忽略客观上的“为什么没做好”吧。毕竟,任何项目的付出和收获,都应该是成正比的,那才是最好的状态、法则。
图片来自朋友圈Mem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周知,「电子音乐资讯」的运营公司坐落在一座房价比一线城市更高的二线城市,厦门。我们不知道全文的前十三个自然段会不会引来什么反对的声音,但那并不重要。毕竟比起“在待开发地区携资4万元开创传统的Four-On-The-Floor音乐俱乐部”的典故,更糟糕十倍的情况每年都在发生。
图片来自The Honeycomber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事实上,我们并不认为我们在自己的城市做得够好。从以往的厦门本地派对推文的后台数据来看,一篇文章阅读量达到8000至20000对于「电子音乐资讯」来说是再“基操勿六”不过的操作。但,即使是厦门的派对,后台的读者城市部分却主要以北上广深占比最高,而厦门本地(读者)的阅读常常仅有200,也就是四十分之一的比重。
图片来自xceed.m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这不是为了自嘲,不是为了卖惨,而是想证明我们并没有站在制高点看待任何事,因为我们的影响力本身也就并不汇集在本地。不过笔者万幸在生活中了解到近三十年来,厦门的迪斯科舞厅、“传统的Four-On-The-Floor音乐俱乐部”的发展,也见证过无数悲伤的、仅为少数人留下记忆的历史。
图片来自Culture Trip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早在90年代初,厦门的迪斯科舞厅就开始播放Techno、House、Funk、Disco和Eurodance等等Four-On-The-Floor的跳舞音乐流派了。但是因为当时大家都不了解音乐类型,更多情况下也只是将迪斯科舞厅当成一种社交、舞蹈追求,泡在迪斯科舞厅的前人们也并不了解这些音乐是什么。
图片来自The Guardian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后观至近来二十年,厦门与全国的其它城市(一线到二线城市)一样,结束了迪斯科舞厅的时代,迎来了夜店(Nightclub)、酒吧(Bar)的新“统治”。正如三个自然段以前的部分所暗示,这里并不像北上广深那样具有成熟的电子音乐爱好者体系,“地下俱乐部”陆续换了无数批,但往往都活得不够久。
图片来自Istanbul Nightlife: Best Bars and Nightclub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千禧年来,太多电子音乐爱好者、锐舞客因为对Techno、House Music的喜爱或者对更纯正的“地下俱乐部”(即使并不地下)的憧憬而拉上三五好友,投资小几十万,开始他们的俱乐部旅程。可他们都必须面对这座城市并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或喜爱这种文化的事实局面,短则一个月,长则一两年,不少过往的此类俱乐部也就纷纷无奈地停了业。
图片来自Tresor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标题中针对在厦门开地下俱乐部“投资数十万”的案例过多,换着方式说,任何一家地下俱乐部要想开在厦门,都需要这么多启动资金。截止撰文时,厦门岛内思明区的房价通常就不低于5~6万人民币每平米,而当区的新楼盘均价更是在8~10万人民币每平米之间,场地租赁估算自是易如反掌,所以光是场地的租金,对于俱乐部所有者们而言就已经是一门高门槛的挑战了。
图片来自10Best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几年前的一起案例,是建立在厦门思明区的一个艺术区的俱乐部,起初也是将自己定义为以Techno、Tech House为主的“地下场地”。地段不错,开业阶段的部分每周活动值得细品,装修和硬件也并没有很差,但熬不到两个月就彻底转了型,成了不折不扣的EDM Club,似乎只出现了一年左右就彻底没了踪影。
图片来自PUBG & deadmau5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后续几年内,类似这样的场地一直反复地出现着,每个月只有十名酒客的情况不止一次发生。一直到现在,厦门也存在类似形式的(其它的)“打卡地标”,运营暂时还算比较健康。不过相对某推文中的“失败案例”来说,这些俱乐部是真的投入了心思、投入了金钱去做,之所以没做起来或无法盈利,与本地受众关系海大了去了,始终是在以较大资金满足“极小众人”。
图片来自Berghain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其实,如果我们应该为俱乐部关闭而感到痛苦,这些在各个方面都已经做得十分合格甚至优秀,却未能实现自我价值体现的筑梦、逐梦案例,是更值得心疼的。包括在Yi Qing期间,全国各个城市的Club、Live House关门,那些品牌在各个方面往往也做得足够出色,比起本身就“没做好”的案例来说,更值得心疼上百倍。
图片来自PINK WAFER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就算不说国内的单个城市例子或所有城市普遍情况,放眼至令许多电子音乐爱好者们憧憬的柏林看去,也有很多仅有20~40平米的“极小型俱乐部”,但却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场地大小并不代表格局大小,至少这些“极小型俱乐部”真的在DJ(驻场DJ+嘉宾DJ)、声学装修、音响和DJ设备等硬件、设计、宣传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心思。
图片来自Gramho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失败”最大的价值不是引发怜悯式共鸣,“失败”最大的价值是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然后完善和提升自我。无论是四线、五线城市带头开辟Techno、House Club之路的铺路人,或是那些在包括而不限于厦门的二线城市碎了梦的尝试者,亦再是海外的“Small Club”、“Mini Club”,每个人都应该从中悟出些更具思考价值的潜意识细胞,最终一人一砖地共同完善这个当下不够健全的(地下)俱乐部产业。
图片来自The New York Times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况且,投身任何事业、从事任何产业,都绝对不是有颗喜欢音乐的心、敢闯的态度、能够跟着所谓的“Tech”律动的舞蹈细胞就能完成的。如果我们想做好一件事,我们就必须为一件事付出更多——至少你希望它有多好,你的付出便该有多少;如果我们确定这件事无法实现、是条死胡同,我们完全可以换个方式达到目的,比如让自己成为一名很棒的DJ、技能超群的制作人、建立唱片厂牌、成为活动主办方、自成管理体系和推广体系等等,建立一个高标准的场地并不是唯一行得通的方法。
图片来自chamonix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
文章版权归电子音乐资讯品牌方所有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