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创造,在人工智能的挑战下

一件优秀的人工智能作品的意义,不是让之前无数的人类作品变得黯然失色,相反,它让我们重新看清了在其背后那些世代经典的真正价值

“我在太空舱中醒来。一个声音叫道:你在这里干什么?我抬起头,看见一个巨大的浑身透明的身影,正站在我的头顶上方。我知道这只是幻觉。因为在这个空间里,不可能有另外一个人。”

写下这段文字的,是一个名为“AI科幻世界”的人工智能程序。输入写作风格、故事背景、角色列表等关键要素之后,这个程序便可以自动生成文本。10月27日,这款由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学生共同开发的“AI科幻世界”,与陈楸帆等11位科幻作家一道发起《共生纪》实验写作项目,宣布将以人机合作的形式创作科幻小说。

相较于5年前人工智能“微软小冰”写诗并且出版原创诗集,这一次“AI科幻世界”试水小说创作,意味着在自然语言生成、深度学习等方面面临更大挑战。诗歌语言向来模糊、多义,文体自由度和读者的理解包容度都比较大,微软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能够“以假乱真”被读者接受,多多少少得益于这种自由度和包容度。而小说作为一种更通俗的文体,往往有语言清晰、逻辑顺畅、叙述合理的内在要求,在文学之外还有常识、推理等方面的基本预设,除非更“世故”的人工智能,否则很难胜任。由人工智能独自操刀小说写作为时尚早,只能拭目以待。

曾经我们习惯于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担心将来有一天自己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那么就选择更有创造性或者独创性的工作吧!现在看来,人工智能已经不甘于被关在“创造性”的门外了。从画画到编曲,从写诗到写小说,不断进阶的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领域接连进行尝试。有些尝试极具象征意义,如世界上第一幅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肖像画拍卖出40余万美元的天价,与同场拍卖的艺术大师作品的价格不相上下。但更多尝试无意也无力和人类创作一争高下,而是在辅助创作、人机交互协作层面持续发力,以丰富文艺创作的手段方法,提升文艺生产的能力效率,带动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满足当下日益多元的文艺消费需求。

前不久,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松阳高腔的发源地,微软小冰给当地孩子们做起了助教,根据孩子们口中松阳高腔的旋律,帮助他们编写成一首首完整的歌曲,让怀揣音乐梦想的山区孩子们第一次感受到作曲的快乐和成就感。如果说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普通人进行专业作曲,那么,专业音乐人借助人工智能获得的将是如同音乐生产线一般的高效生产能力,正如研发人员所说,在保证质量水准的前提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能解决高度定制化内容的供需矛盾,开启个人高度定制化的内容产业未来。

未来已来。在阿尔法围棋人工智能战胜世界冠军之后,人工智能没有被围棋界视作洪水猛兽,相反,现在很多职业棋手都采用人工智能作为训练工具,参考人工智能下法,新的定式、新的着法正在源源不断产生,人工智能最终服务的还是人类“智能”。与之相似,人工智能在文艺创造上的不断突破,反过来也促使我们更好地正视人类的创造力。

有流行音乐制作人感慨:现在找人写歌,得到的回复常常是“你有什么模板吗”,没有模板就不知道该怎么写。这种对模板的依赖,对既有风格和潮流的依赖,恰恰是一种禁不住人工智能追赶的创作。也有文学评论者指出:人工智能出版诗集,只会让那些本来就在自动化、程序化写作的人害怕。如果诗人写下的只是一段段分行的苍白语词,只是自动复制的语言和造作叠加的诗意,那么被人工智能超过并不为奇。而真正有内在动力与激情的创造,真正以人的全部主体性去和主题碰撞才写出来的诗句,是永远不会被取代的。

一件优秀的人工智能作品的意义,不是让之前无数的人类作品变得黯然失色,相反,它让我们重新看清了其背后那些世代经典的真正价值。人类投注于创作中的爱与智慧、丰富的情感与充沛的精神、对生命的观照与超越生命之上的追求,值得我们永远珍视,值得一代又一代创作者们接力精进。越是有人工智能的同行相伴,越要如此。创造永无止境,人工智能只会让人类对创造力的探求之路走得更深更远。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1113A0181D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