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下称《规范》)发布,这一国家标准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主持制定,在浙江乡村民宿发展经验基础上,对全国乡村民宿建设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填补了我国乡村民宿服务和管理标准空白。
当下,风生水起的乡村民宿已成为我国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但是,“涉及民宿旅游服务质量的各个环节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浙江乡村民宿起步早、发展成熟,截至2019年底,浙江民宿共计19818家、客房总数超20万间、总床位突破30万张、直接就业人数超15万、总营收超100亿元,数量和效益均走在全国前列。
乡村民宿国家标准既充满“现代味”,又“土味”十足。比如,在硬件配置上,《规范》提出住客区相对独立、单设卫生间、根据地区设置取暖降温设备、卫生间干湿分离、24小时冷热水供应等一系列要求,其目的就是确保乡村民宿能为游客提供现代化宜居空间。
“土”在哪呢?乡村游,要的就是“土色土香”。《规范》提出,乡村民宿餐饮服务宜采用当地食材、提供自酿酒、提供农家特色小吃等。《规范》还提出本地民俗宜适当纳入客人体验服务项目等“土”要求。
《规范》发布,意味着浙江民宿发展经验走向全国。据介绍,《规范》的源起就在德清。2015年,德清发布《乡村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率先开始民宿标准化探索。标准化加速了德清民宿高质量发展,2019年,德清县莫干山镇民宿数量从2015年的400家增加到730家,营业收入达20.1亿元,带动当地旅游收入从11.3亿元增长到25.8亿元。(记者 王世琪 通讯员 龙佳漪 俞思衍)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