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傅静之 沈建勇
一场全球瞩目的盛会,9个月前在德清召开的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改变了这座小县城的命运,也让它开启了向空间要质量、向产业要动力、向服务要效率,构建以改革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格局。
环顾德清的周遭,既有上海、杭州等国际化大都市的“协同共进”,也不乏安吉、长兴等兄弟县市的“你追我赶”……曾经,德清凭借“莫干山”这个文旅品牌获得了足够的关注度和流量,吸引了大量游客,并成功联动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发展。
如今,身处这个充满不确定与新常态的时代,德清这匹黑马究竟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长三角中脱颖而出的呢?在浙江省高质量发展智库论坛召开前夕,由浙江日报、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等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几次深入探访德清,力求解析其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独门秘笈”。
提高土地效益
提升发展质量
哪家企业提前开工了?哪家企业的信用档案出现异常?这些涉及每家企业的动态数据,每天一上班,点开“标准地”信用监管平台,德清县发改局等众多部门,都能第一时间从这个平台上获悉。该平台上,不仅有以“一张图看到底、看得懂”为建设目标的数字地图,还有自动生成的各类统计分析图表;通过“事前承诺”“事中监管”“事后评价”等板块以评分制的形式,时刻掌握企业从落地到投资、生产的全过程动态。
目前,该平台以县大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为支撑,完成了与省大数据局信用库、省发改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省发改公共信用平台、县大数据短信平台等7个平台的对接,实现了县域标准地100%全纳入、标准地项目100%全跟踪和投资企业100%全监管三大目标。
自2017年8月,德清率先在全省开展“标准地”试点以来,围绕“出让”后如何“监管”、“承诺”后如何“践诺”、“破题”后如何“扩面”等问题,综合叠加信用监管、政府数字化转型、“亩均论英雄”、土地二级市场等举措,用改革的方法提高土地效益,提升发展质量。
截至7月底,德清县累计成交“标准地”128宗,共计6056亩,按亩均税收测算可节约工业用地约6000亩;且“标准地”不只局限于莫干山高新区,在全县成交的“标准地”中,有62宗落在各个乡镇中,带动乡镇亩均税收由原来的10万元左右提高到24万元。实现“标准地”的县域全覆盖后,德清又着手将“标准地”从工业项目向生产性服务业、商贸旅游业等不同行业延伸,并实现全过程监管。
除了对新增用地的把控,德清还想方设法在存量土地上做文章。针对长期以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不能自由流转、不能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的历史性难题,德清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创造了拍卖第一宗、登记第一证、抵押第一单等多个“全国第一”,目前已入市204宗、1527亩,村集体收益超3亿元,惠及农民18余万人。同时,旨在打破宅基地的财产性、功能性属性不完善的壁垒,首创“三权分置”宅基地管理办法,通过落实集体所有权、保障农户资格权、放活土地使用权,给村集体、村民和市场主体吃下了三颗“定心丸”,累计盘活宅基地913宗、复垦闲置宅基地和低效零散用地4000多亩。这一系列“死产变活权”的创举,有效激活了乡村闲置土地,推动了乡村新兴业态发展,相关经验被《国务院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总结报告》多次引用。
科技赋能产业 创新引领未来
在拥有感知功能的智能化道路上,运用先进的5G网络,实现公交车、物流车的无人驾驶……在两个月前召开的2019年全国“车联网+地理信息”产业高端研讨会上,德清发布了“全域城市级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应用实施方案,在全国首创并发布了支持开展自动驾驶测试服务的七条意见,并向华为、福特汽车、百度、千寻位置等8家企业颁发了开放道路测试牌照。今后,德清将依托全省首个全域城市级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建设,率先进行道路设施智能化改造,在满足车路协同和高级别自动驾驶测试与应用需求的条件下,重点推进封闭式测试和开放道路测试,建成浙江首个全域城市级自动驾驶测试区。
在后地信大会时代,德清不断聚焦发展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大力推进“地理信息+”的跨界融合,积极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在德清制定的时间表上,今年底将实现主城区LTE—V网络以及5G全覆盖、明年实现乡村全覆盖,建成支持自动驾驶的5G通信网;明年完成100公里以上、包含感知功能的智能化路网建设,建成拥有全域开放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区,开展包括智能公交、景区无人巴士、智慧停车等多个场景的示范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德清还将在智能生态城规划5平方公里建设“智慧出行创新园”,吸引人工智能、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创新企业落户。
栽下梧桐,凤凰来栖。在一个个新兴产业崭露头角的同时,国内外的知名学府也纷至沓来。6月18日,清华大学——浙江德清材料设计与产业创新联合研究中心正式亮相,这也是清华大学首次与县一级合作共建研究院。今后,该研究中心将致力于材料设计的科技创新及德清的产业整体创新研究,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像这样的国内外高端产业研究院目前在德清已有20多家。一直以来,德清都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县域发展的强大引擎,特别是以全省首批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建设为契机,打造全国首个县域科技大市场和全省首批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搭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创新服务平台,推出全省首张跨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创新券,这些都为各类创新要素的落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今年上半年,德清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9.8亿元、增长38.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3.4%。
优化营商环境 改革普惠民生
营商环境是决定一个城市、地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会在哪里生根。德清将企业的获得感、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发展环境最重要的检验指标,从政府服务、社会治理、城乡资源配置三方面入手,全面打造高效便捷、优质一流的营商环境。
德清把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全省率先成立县域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其大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汇集全县56个部门的8617个信息项近1.5亿条数据,并通过省数管中心对接了53个省级部门的296个数据接口,完成了婚姻、户籍等282项数据接口赋权,基本实现“一次录入、大家共用”“一个数据用到底”的目标。同时,对标世界银行标准发布全国首个县域营商环境指数,针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这一难题,在全省创新开展企业投资项目“一窗服务”,让企业办事平均少跑12个窗口,申报材料减少70余份、时间缩短3个月、成本降低95%。
德清还在全省率先实现80%民生事项“县镇同权”,宅基地登记、老年人优待证、居民供水服务、出国(境)证件办理等170项涉民高频事项在老百姓家门口就能办理。当前,德清正全力打造“无证明”县。截至目前,全县共取消各种证明材料348项,取消比例达98%。各种“奇葩证明”“重复证明”“循环证明”等,在今年底前将全面取消,以此推进从“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
众多生活在德清的居民,除了拥有“最多跑一次”改革带来的各项便利之外,还能享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无微不至的呵护与温暖。作为全国首个拥有阿里云ET城市大脑的县域,当地整合城管物联网平台、城市健康档案大数据中心、停车智能管理系统等数据,建设方便快捷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依托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建成全国首个医共体统一支付平台,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今年上半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基层就诊率达65%以上。
在德清,44万户籍人口没有身份差别、33项城乡差异政策全面消除、城乡收入比降至1.65∶1,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城乡体制改革。城乡一体融合、均衡发展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就算是垃圾分类这样的“小事”,也是城乡一个标准、一体推进。德清从今年起在全县域推行生活垃圾分类,通过制度倒逼、科技赋能、政企合作,实现了从源头到末端、从城市到农村的垃圾全面分类、资源有效利用。如“道路撤桶+巡回收集”模式和“定时定点”收运模式,引导老百姓在规定时间点到集中投放点进行投放;设立“桶管家”、成立农村“桶嫂”志愿队,打通了桶前指导的“最后一纳米”;通过垃圾分类智能监管系统,全面监管每一只垃圾袋、每一个垃圾桶、每一辆运输车,实现垃圾分类“线下行为”的“线上管控”。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全县生活垃圾源头投放准确率、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0%、98%、100%,走出了一条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的特色之路。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