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5日,腾讯新闻举办“仲夏夜之声——腾讯新闻与内容创作者共话LIVE”,回顾上半年内容生态建设成果,并发布下半年激励计划升级。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新京报编委、贝壳财经负责人苏曼丽,腾讯新闻繁星计划作者、资深娱评人肥罗大电影,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兼秘书长、腾讯新闻较真平台专家施琳玲,腾讯体育优质创作者陈挑战分享内容创作心得,以及与腾讯新闻内容共创案例。
作为机构媒体代表,苏曼丽认为,这两年内容生产者的整体数量增加,但市场依然缺少好内容。为了解决好内容稀缺的问题,内热行业的激励机制和生态是需要改进的,需要对坚持做原创内容的主体,推行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价值认同。
以下为新京报编委、贝壳财经负责人苏曼丽的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苏曼丽,现在是新京报旗下贝壳财经的负责人。2018年新京报APP上线,全面转向移动端,近期贝壳财经上线,就是我们的战略转型方向之一。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在转型过程中发现的三个突出问题:流量和质量、技术和内容以及生产者和平台的关系,想清这几个问题转型之路才会更顺畅。
要流量还是要质量?
首先是流量和质量的关系。所有的内容生产者应该都会问自己:我做内容到底是要流量还是质量?流量与质量之间怎么平衡?前两天就有一个记者朋友问我,我们是生产读者想看的内容?还是生产我们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这曾经也是我的困惑。但三年的坚持让我觉得机构媒体是有公共价值存在的,应该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确保新闻真实性,保证对信源的把控和采编流程的规范严谨。
我觉得公信力是机构媒体的生命力,也是底线。和个人自媒体做公众号单纯追求流量和经济效益不同,机构媒体要有更高的底线和原则,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不能为了吸引流量而去做一些争奇斗艳、耸人听闻的题材。没有公信力,机构媒体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为什么这两年大家都在说没有好的内容?这两年内容生产者的整体数量是增加的,但市场依然缺好内容。我们是不是迷失了自己?我们的记者为了写一篇深度类报道用两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调查,但最终的流量效果,跟一些蹭流量的稿件是一样的,甚至不如它们。这对我们记者、我们机构来说,都是一种挫败,但这就是实际存在的矛盾。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觉得为了解决缺少好内容的问题,我们的激励机制和生态是需要改进的。
激励机制方面,比如说对记者深度稿件的酬劳,直白点说就是稿费收入能不能跟工作量、付出的辛苦程度对等?大家都知道新京报是以深度报道和调查报道见长的机构媒体,但最近两年,我们也时常困惑:报社要给记者开稿费,付出那么多成本,但是记者的稿子没有影响力、没有流量,也就没有相应的回馈或收益?这需要我们机构自身去平衡。
生态建设方面,则需要对坚持做原创内容的主体有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价值认同。腾讯的TOP计划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腾讯看到了优质原创内容的价值,不以流量论英雄,鼓励有深度的原创精品内容。我很认同腾讯提出的“不鼓励缺乏信息价值或审美追求的内容生产和创作”。
现在还在坚持追求文字的美感,是件奢侈的事情,性价比一定不是最高的。但是为了我们整个内容生态的良性发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向。
技术风口来了,是上车还是观望?
第二是技术和内容的问题,近年来媒体环境变化非常快,从公众号、客户端到短视频,几乎每三到四年就会有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成为风口。这个时候我们到底是上车还是观望?其实我觉得对很多自媒体来讲,转型的成本不太高。但对于机构媒体而言,船大了要调头就不容易,转型还是挺难的。
以新京报APP为例,2018年开始以移动端为主,相当于倒逼整个采编队伍的转型和采编流程的再造,整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很多平面的表达方式、表达技巧没有办法搬到移动端来用。同时包括记者、编辑在内的采编人员,对于互联网新媒体的节奏、压力一开始也不太适应。革自己的命是痛苦的,但我也很感谢这个过程。在这段时间里,原来的经济新闻也就是现在的贝壳财经做了很多尝试,我们有了很多新的产品和报道方式,包括数据新闻、智库研究报告、短视频、直播。我们经常会说不怕大家有想法,不怕你的想法天马行空,最担心的是你没有想法,原地踏步。
新京报为什么要做直播?
拿视频直播来说,去年很多机构就在尝试,那个时候我是有一点抵触的,我觉得财经新闻不像社会新闻那样具有现场感,做直播缺乏画面感和冲突感。但是后来整个环境发生了变化,尤其疫情改变了很多生态。
很多经济学家、学者,包括高校学术机构,都在各种平台上直播,这对我的触动是很大的。我开始反思自己,严谨的经济学家都能有开放的心态,敢于尝试新的直播,作为媒体为什么要桎梏住自己呢?于是从3月份开始,我们也开始做直播。昨天统计了一下,四五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25场直播,平均每一周至少有一场直播。董明珠的直播连线,我们创造了超过2000万的流量,有5个热搜;两会期间每天一场直播,政府工作报告直播8场9个小时。
现在重新思考直播的价值和意义,我有了不同的看法。这是我在尝试之后的反思,和当时武断排斥地下结论是不一样的。只有通过这样的体验和思考,才能更好地找准方向,实现产品的迭代和升级。
勇于尝试,勇于创新,对机构媒体转型是很重要的。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要警惕另外一个误区,不能为了形式放弃内容。不能为了适应传播的新技术,而放弃了自己的优势,放弃了自己对内容的价值判断和标准,把自己降维成一个公众号。不管传播环境如何变化,内容为王这个信条是永远不会变的,技术只是把我们带入另一个内容为王的新世界。
生产者可以从平台收获什么?
最后是生产者和平台的关系。传播对于机构媒体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从前技术不发达的时候,对于一张报纸我们没有办法去衡量有多少个读者看我,有多少读者真正看进去了。但是互联网技术让这些都变成可追溯、可监控的。内容生产好像从计划经济到了市场经济的年代。
我们经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一篇稿子采写只有80分,但是运营得好可能会有100分的效果,运营不好可能只有50分。
运营一定会给稿子加分或减分。我们看到目前机构媒体在运营、产品意识上还存在短板,这也是我们需要向新媒体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学习的地方。我们不知道何为产品,不知道如何去打造一个产品或强有力的IP。
我向腾讯学到了什么?
在跟腾讯新闻的沟通过程当中,我也学到了很多玩法。
第一,腾讯有巨大的流量、实时监控的能力,能够给内容生产者提供宝贵的数据和方向参考。腾讯新闻每天能触达4.8亿的用户,并且活跃度较高,就能为我们提供热点参考,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用户关心的又符合我们价值观的内容。3月份以来我们合同稿件超过20篇。
第二,腾讯新闻整体的运营团队有较为专业的把控能力,在共同讨论选题、定制选题的过程中,对我的内容是有提升的。就像我刚才说的,我的内容可能只有80分,但腾讯新闻的运营能给我加分。
第三,IP意识和打造IP经验丰富。我希望能继续发挥双方的优势,共同在垂直领域打造IP。
总体来讲,传统媒体在内容原创、影响力,专业方面有优势。腾讯新闻在资本、技术、渠道方面有优势,优势互补可以加速传统媒体的转型。因为说实话,单靠我们自身来完成转型是很困难的,还是需要借助外力共同完成。机构媒体的转型一直在路上,我认为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底线、加快创新和产品思维的培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探索尝试,并不用焦虑。优质的原创内容永远都是稀缺品。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也期待我们和腾讯新闻的进一步合作。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