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
荟
宝
山
智
聚
“双
城”
宝山区创新创业优秀人才系列报道
徐宁
推进建筑施工技术进步的“金枪手”
金枪手徐宁,这是古典名著《水浒传》里的一个梁山人物。在央企云集的宝山,也深藏着一位推动建筑施工行业技术进步的“金枪手”,他就是二十冶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的博士后徐宁,与水泊梁山的好汉徐宁同名同姓。他是新近获评“宝山区创新创业青年尖子”的八零后“金枪手”,也是2018年度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
在中国二十冶大院,徐宁的办公室就在工程设计研究院的大楼里。他是在同济大学完成的博士和博士后学业,并在走出“象牙塔”之后来到宝山,先后在上海二十冶、中冶天工、中国二十冶工作。2014年,徐宁在中冶天工担任BIM(建筑信息模型)课题组组长,当时中国刚刚开始推行BIM技术,徐宁可谓肩负重担。可是,如何在建筑信息化的大趋势中选定一个基本的技术方向、选择什么样的应用软件用来支撑BIM技术发展,当时整个行业都在“摸石头过河”,幸运的是,徐宁和他的团队作出了现在证明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中国二十冶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高级工程师徐宁表示,我们是准确地研判了BIM未来的发展趋势,给我们企业创造了一条BIM技术快速发展的路径。当时遇到一个困难,就是软件(流派)太多,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到底首推哪个软件?因为现在信息技术发展非常快,可能我现在应用这项技术,到了两三年以后突然变了,我们好多员工推广的习惯马上就要改变。所以说这个是对我的第一个考验。
据了解,国家的(BIM)标准最快的是2016年发布的,2015年住建部出台了一个BIM技术(应用)的指导办法,提出到2020年BIM技术的集成利用率要达到90%。广联达(数字建筑服务平台)是个以算量为主的工程预算软件,是当时公司进行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许多省市也以广联达软件作为建设项目后期结算的应用软件,于是徐宁团队选择了广联达软件用于BIM技术应用的工具。在2014年,REVIT软件(建筑模型设计软件)并不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徐宁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也不是这一款操作软件,但是徐宁觉得它出身于AUTODESK这个“名门”,它的占有率在未来会得到提高,而且许多设计院尤其是建筑设计院采用的是REVIT软件,这对于BIM技术与上游产业的对接非常重要,于是他的团队在当时选择了REVIT软件。
如今,“广联达工程预算软件+REVIT设计应用软件”的架构已经在BIM技术中成为业界主流,徐宁团队当年的决策,使中冶集团旗下许多公司在建筑信息化这一领域直接进入“快车道”,避免了走弯路。在致力于建筑信息化的同时,徐宁还在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方面担当了重任,眼下又锁定了未来三年的奋斗目标:智能建造。
徐宁认为,把BIM技术从“数字建造”再推广到“智能建造”。因为现在有一部分课题是做装配式建造,BIM技术实际上代表的是信息化,装配式建造代表的是工业化,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可以把智能建造再助推一下。
春华秋实。徐宁不仅为公司的建筑施工信息化、工业化和智能化作出了贡献,还在整个行业里承担了重要的责任。他参加国际行业标准编制,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带动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国标准走向世界;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助力智能建造管理创新;推动技术创效、技术成果转化,使建筑这一古老的行业焕发出新兴产业的生机。
中国二十冶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赵建立说,徐宁非常认真,非常负责。尤其在BIM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设计管理,特别是在EPC总承包项目,通过设计这个手段,为EPC 总承包项目策划我们项目的利润点、成本管控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作为一个出生于1980年的建筑技术领军人物,徐宁的团队中吸收了许多“九零后”的年轻人。前浪涛涛,后浪汹涌,共同承载着“智能建造”的大船驶向远方。
中国二十冶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赵建立说,每年都会为徐宁博士这样的优秀人才安排两三位新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传帮带,让他身上的这些优秀的品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能够传承下去。
中国二十冶工程设计研究院BIM中心副主任谭旭林表示,徐博士在科技创新这一块,对我的启发是非常大的。无论是专利、课题,包括对外的报奖,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编辑:朱琦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