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26日从云南农业大学获悉,国际著名期刊《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IF = 10.812)近日在线发表题为“VitisGDB: 用于葡萄育种和遗传的多功能数据库”论文,标志着我国在葡萄属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数据库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一数据库为全球植物学家开展葡萄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与葡萄遗传育种提供了有力的在线分析工具。
形形色色的葡萄,展示了遗传多样性之奇妙。
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是葡萄属中栽培最多的水果作物,此属还含有约60种可育的野生种。在世界温带地区的原生栖息地中,北美约有28种野生葡萄品种,东亚约有30种野生葡萄种类。尽管葡萄栽培在人类历史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涵及经济价值,但大规模基因组遗传变异数据的缺乏导致无法解析其驯化传播历史,也严重阻碍了葡萄的性状改良。
葡萄标本
截至目前,数据库共收录了葡萄属7个物种共22个基因组组装结果;收录并处理了包括1641个重测序数据以及相应的表型信息;预测鉴定出9395万个单核苷酸变异位点(SNP)以及9.7万个基因共线性关系。
葡萄是“一带一路”上的典型作物。图为VitisGDB数据库页面截图。
通过整合多种可视化组件与基因组在线比较工具,这个数据库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有机整合到了一起,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数据检索、下载和在线分析服务。在同行评议中,国际著名葡萄研究工作者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该数据库是葡萄遗传资源领域类目前最全面和易用的数据库,也是生物资源数字化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
VitisGDB是我国葡萄遗传资源的首个原创性数据库,它的上线,为葡萄这种“一带一路”典型作物的协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归原创,转载本文旨在宣传,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欢迎对本文进行评论留言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