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报 记 者 杨国胜 张 鹏
本报通讯员 王槐德 李朝晖
3月13日,位于诸城市辛兴镇的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钢帘线生产车间,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满负荷生产。
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胎圈钢丝制造业的单项冠军企业,于2月8日复工复产。“虽然比年前制订的开工计划晚了一周,但是因为防疫得当,诸城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蹲点指导,我们复工快速有效。现在公司已经实现全员到岗,一个月来,计划完成率超过110%。”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海涛介绍说。
同时,一条以“工业4.0”为标准的智能物流和智能检测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调试中,这是该公司实施的智能化改造项目,以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徐海涛告诉记者,智能物流和智能检测系统仅是“智能工厂”的一部分,“今年,我们还将继续投资超过1亿元,进行工厂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其中就包括自动物流、自动检验、数据集成、大数据分析等,达效后预计提高生产效率15%以上,节约用工10%以上,产品质量达到100%全检合格,制造成本达到有效控制。”
疫情的到来,加之铸造行业技术工人的难得,让山东建华阀门制造有限公司体会到了智能化改造的重要。复工复产后,该公司制订了铸造环节的一系列技改计划,旨在实现铸造工艺的自动化、绿色化生产。
“今年公司预计投资700万元,主要对铸造生产中的树脂砂铸造流水线和消失模大线的技术升级。”山东建华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海龙说,通过技改项目的实施,可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劳动效率50%,同时对铸造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也会有显著的提升,预计使企业增产30%。
智能化改造无疑是企业逆境中寻找的发展契机。“我们全力推动‘高新化、智能化、绿色化’ 改造攻坚,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对现有设施、生产流程进行改造提升,加快智能化改造,推进机器换人。”诸城市工信局局长徐开荣说。
在诸城,骨干企业成为实施“智能工厂”改造的排头兵。“福田全价值链智能化改造、大业钢帘线智能化改造、青特高端悬架桥二期等100个技改项目的实施,正加快我市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布局‘智能工厂’建设。”徐开荣告诉记者,围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还将重点推进迈赫机器人智能化产品升级扩建、奥扬科技智能化工厂、大业数字化智慧工厂建设项目等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推进“企业上云”进程,降低信息系统构建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年内新增上云企业150家。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