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礼泉甜桃也卷入“悲情营销”风波。上次是有人发布视频,声称甜桃大量滞销,无人收购被随处倒掉,果农辛苦一年却落得血本无归。当地官方证实,今年水果价格确实不好,但销售量已经超过了80%,视频是某电商用来博取同情、吸引眼球、骗取销量的。(8月28日 新浪新闻)
发挥营销也是果农搭乘互联网的一条捷径。对苦于水果没有销售通路的果农们来说,搭乘“互联网+”快车、借助网络营销,去打通销售渠道,也未尝不是实用办法。而互联网平台的信息撮合作用,也能在实现供需对接的同时,通过激发用户爱心去解果农们“水果滞销”的痛点。
对网民们来说,用不算多的钱帮助一下滞销的果农,顺便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本身是一举两得的行为。遗憾的是,为了增加销量,悲情沦为不少电商的“主打牌”,他们不仅会刻意营造果农的悲惨形象,还会把销售和“扶贫”挂钩,利用公众的善心来牟取利润。这里面的渲染悲情,说轻点是夸张,说严重些是虚假宣传。
到头来,这样的“悲情营销”,透支的是汇聚在网上网下的爱心,撕裂的是全社会的信任度,损害的当地民众和水果品牌的整体形象。从长远讲,爱心的确可以是消费的心理驱动。市场欢迎爱心,但市场的运转不能依赖爱心,爱心只能是点到为止的少许帮助。产品销售,归根到底还得遵循市场规律。
说到底,对各领域多发的“悲情营销”,相关部门应积极应对,别让某些不法平台利用农民谋取暴力。互联网时代,电商平台需要公众的信任,任由“悲情营销”透支自身信誉,也不是什么好事。无论如何,不能容那些“电商”套路帝们用“悲情营销”祸害果农,也伤害网络信任根基。(毕国民)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