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盈利了!
8月23日,在美团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后,不少媒体用“首次”、“历史性一刻”这样的字眼来赞誉美团这份超越预期的财报。
财报显示,美团第二季度营收227亿元,同比增长50.6%,经调整净利润15亿元,首次实现整体盈利。同时,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18.8亿元,同比增58.9%,经调整净利润4.53亿元。
严格意义上来说,美团不算首次盈利。早在团购时代的2013年,通过精细化的运营和全线市场的布局,当年美团整体收入超过160亿,首次实现年度微度盈利。当然今天的盈利相比过去阶段性的微盈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这15亿元是现阶段的规模性盈利。
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相比各项亮眼的数据成绩和首次实现规模盈利的壮举,美团的运营结构的优化和发展质量的提升,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维度,这说明多年来美团通过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的双向不断改革,迈入了高效发展的新阶段。
高效发展和我们此前所倡导的高速发展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核心思想天壤之别。进入这个阶段后,发展速度一定会放缓,但发展效率会更高,发展水平会更科学合理。同时各大平台也将更注重盈利,因为新的阶段盈利也是竞争力。
供给侧+需求侧双向改革 迈入高效发展新阶段
不久前,接受《时代财经》采访后撰文《网约车开启第四方平台时代 “聚合模式”探索行业共赢新机制》,以美团为例,分析称美团在上海、南京上线的“聚合模式”,就是一种典型的践行第四方出行服务平台的全新模式。
现在透过这份实现盈利的财报来看,美团打车只是践行美团高效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已,美团旗下主营业务事实上都摒弃了“唯发展论”,都在追求可盈利、可规模化、可持续的高效发展目标。
在第二季度,美团餐饮外卖业务增长36.5%至931亿元,营业收入128亿元,毛利实现翻番增长。透过这条信息不难看出,该季度美团的盈利能力超过了营收增长能力,这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的信号。
那么,美团有这样的变化,核心的驱动力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王兴在财报中提到的“本季度首次实现公司整体盈利,这得益于我们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品牌渗透率不断提升,带动多个服务品类的业务规模持续增长”。
以前提到经济增长,我们提的是扩大内需,刺激人们消费,也就是需求侧。现在要新增一种新的思路、新方法,就是供给侧改革。也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供给端的效率提升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对于美团来说,就是要“以用户为中心”,也要以“商家为中心”,通过平台构建,服务两端,打破零和博弈,各方都能共赢,会有更多的商家愿意拥抱美团构建的大生态,最终自然而然会有更多消费者来选择美团。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12个月,活跃商家数和交易用户数分别达590万和4.2亿。其中,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交易笔数增长至25.5笔。这些数据说明美团的策略已经奏效,经过了市场的检验,未来也将进一步价值放量,服务到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
“低”线城市的“大机会”:粘度高、潜力大、增盈利
很多朋友都知道,最近几年,我主要的精力就是在各地走访,经常会深入三至五线城市乃至下属的城镇和乡村,做相关的内容选题。在走访的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以在线外卖、短视频、电商拼购、网络游戏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新模式,正在迅速的渗透到这些区域,短短两三年内乡镇消费者迅速的拥抱互联网。
互联网经济能够在三四五线城镇发展,一方面在于政策的引导鼓励下我国的基础设施不断升级,4G和手机全面普及,另外一方面就在于广大互联网企业的深耕布局。
“下沉”这个概念看起来是这几年火爆起来的,但实际上美团自发展初期就极为重视下沉市场,全面进行了战略部署。2011年春天我在河南洛阳等三四线城市走访时,当时定位“团购网站”的美团,就已经深入进来,合作了大量的商家,给消费者提供各种生活服务。
这也是为什么从团购到综合本地生活服务(美团、拉手、糯米),再到后来外卖市场大战(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以及今天聚焦“Food Platform”战略的新时代(美团和行业以外的其他巨头级对手),当对手们一波波轮流上台,美团却能够持续引领行业的原因所在,正所谓“铁打的美团,流水的对手”。
低线城市或者说下沉市场的提早布局,给美团带来了什么呢?我认为主要在于三个方面的价值:
粘性更大的用户和商户群体。正所谓先入为王,先进入市场并且经过缜密的运营布局,自然而然获取到更忠实、粘性更高的用户。今年初,里昂证券发布美团研报,显示在三至五线城市,82%的餐馆老板认为美团是最具发展前景的餐饮外卖平台,高于一二线城市64%的认知数据。
持续增长的潜力。相比一二线市场,三四五线下沉市场因为市场机会刚刚释放,自然而然拥有更多的潜力。美团也好,拼多多也罢,这两个季度新增的主要用户和交易额,就是来自下沉市场。在下沉市场的发力,保障了集团的主营业务高效运转,并且实现盈利。
规模盈利实现。各种数据报告都在显示,三四五线区域的消费能力正在被逐步释放,而且从绝对数值来说,在中国三四五线的城市和消费者数量要超过一二线城市。美团深耕更广阔的消费群体,盈利能力也能通过规模效应而扩大。
当然,同样看重下沉市场的当然还有美团的老对手阿里巴巴(饿了么),今年3月26日,“上山下乡办公室”发布第一轮岗位招聘,将在所谓的东南战区、沪北战区和中西战区,招募销售经理、配送经理等职位。对于美团来说,阿里的动作一方面可能会带来一些压力和挑战,但另外一方面阿里用实际行动佐证了美团战略的正确性,反而利大于弊。
美团产业大局才刚开始 多项创新业务待爆发
2013年,王兴在美团内部发做一个主题为“从美团的三年到o2o的十年”的分享,虽然是内部分享,但还是因为那张“2013年188亿,2015年1000亿,2020年10000亿”的PPT图片在社交网络刷屏,彼时大部分人给了“王兴疯了”“美团放卫星”的评价,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美团跨过了一个个不可能的台阶,2015年GMV超过1000亿,2018年GMV超过了5000亿人民币,震惊业界。2020年的全年财报预计会在2021年3月发布,届时能否达到当初定下的10000亿的目标,这就需要美团一方面在支柱业务层面继续深耕发力,另外一方面不断的探索新业务乃至更前瞻的创新业务,创造无限可能。
透视美团战略棋局,美团产业大局才刚开始,旗下多项创新业务已经开始爆发或者等待爆发。大体来说,以下几个板块,增幅超过餐饮外卖,未来会有更好的表现。
第一:到店及酒旅业务板块。第二季度收入由2018年同期的37亿元增长42.8%至52亿元。而美团餐饮外卖业务总交易金额增长36.5%至931亿元,营业收入128亿元。这说明到店及酒旅业务,在文旅消费升级时代,蕴含更多的机会和潜力,这块业务会成为美团未来新增量的重要来源。
刚刚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特别提到了推进“互联网+旅游”,强化智慧景区建设。并且引导演出、文化娱乐、景区景点等场所广泛应用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政策的倾斜和引导,这对于美团的酒旅业务来说是重大利好。
第二:智慧出行。二季度,美团打车的聚合模式在全国42个城市上线,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场景。单车业务运营效率大幅提升,经营亏损同比、环比均大幅收窄。
与此同时美团的出行渗透到了更多的板块,比如此前美团在山西临汾等地推出“美团坐公交”服务。
这两年国内包括如祺出行、T3出行、哈啰等一批新势力入局,说明了移动出行的机会大门依然敞开,拥有大量的新机会。对于美团来说,出行业务未来将会提升到战略高度,贡献大量的交易额。当然出行不是一个短期可以盈利的模式,这对于美团的盈利来说是一大挑战,美团需要找到出行业务发展和集团盈利矛盾之间的平衡点。
第三:物联智能。有人说美团是一家O2O平台或者电商公司,在我看来美团首先是一家技术公司,然后才是电商或者其他定位的平台公司,技术研发早已经成为了驱动美团向前发展和创新业务拓展的第一要素。
这几年美团自主研发了包括无人配送车在内的智能终端,并且积极的落地。日前,美团携旗下无人配送全场景产品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这其中,不仅包括年初亮相CES的室内配送机器人“福袋”、室外配送机器人“魔袋”和已经在雄安落地的“小袋”等等。
随着5G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智慧城市将很快由概念变成现实,美团在物联智能领域的研发将迅速的规模商业,并且应用到生活场景的方方面面。相信无人配送车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像酒店的机器人前台、迎宾,餐厅的机器人服务员等等产品,都将可能率先应用在和美团合作的商家经营中来。
另外,还包括生鲜零售等创新业务也已在美团的重点发力板块中,未来都有希望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盈利业务,为美团‘Food+Platform’战略的推进写下坚实的注脚。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