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机器人将成为人类好伙伴?这对CP你站吗?

全球机器人基础与前沿技术正在迅猛发展,未来的机器人将走向何方?正在召开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各国专家畅所欲言。他们认为,未来的机器人应用场景中,人机协作将成为主流,机器人将会越来越懂得如何与人类交流,它们将成为人类的好伙伴。

和机器人做同事

说起高科技的自动化生产线,人们往往会想到“无人工厂”。但在机器人行业的专家眼里,未来工厂并不是无人的,而是机器人与人类和谐共处。

“协作机器人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趋势,无论是制造业、仓储业、医疗业还是其他什么行业,未来一定是机器人和人们一起工作。”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RIA)主席杰夫·伯恩斯坦恩认为,未来的公司或者国家,选择完全的自动化来替代人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不可能释放最大潜力,一定要二者合作。

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协作机器人能随着工作人员的动作指示,抓取纸杯搭成金字塔造型,吸引了很多观众。佘惠敏摄。

“我们需要更高程度自动化,但不是完全无人化。人机协作将在‘未来工厂’中发挥关键作用。”ABB(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刘前进也赞同杰夫的看法。

随着机器人易用性、稳定性以及智能水平的不断提升,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逐渐由搬运、焊接、装配等操作型任务向加工型任务拓展,人机协作正在成为工业机器人研发的重要方向。传统工业机器人必须远离人类,在保护围栏或者其他屏障之后,以避免人类受到伤害。人机协作将人的认知能力与机器人的效率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人可以安全、简便的进行使用。

“传统机器人都是任劳任怨的机器人,就是不停重复高精度准确的工作。而真正和人配合进行人机协作,就让机器人一下子变得亲和许多,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协作机器人。”刘前进说,人和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将从过去的竞争,走向现在的协作、未来的共事。“从自动化到自主化,希望未来我们能够有真正完全自主化的工作环境,也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环境。”

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博览会上,参观者们兴致勃勃地看机器人如何工作。佘惠敏摄

机器人替人干活,会不会提高工人失业率?

“不会!在美国,我们就发现机器人增加,失业率下降。”杰夫·伯恩斯坦恩介绍,从2010年到2018年,美国新机器人交货量为17.7万多台,制造类工作岗位增加了121.4万个,失业率下降了6.1%。“这是因为机器人会取代旧工作岗位,但会增加更多新的工作岗位。”

去年,世界经济论坛曾发布《2018年未来就业报告》称,目前人类承担了全球71%的工作任务,而到2025年,机器承担的工作将超过人类。该报告预测,到2022年,机器人会取代7500万个工作机会,但是会创造1.33亿个新的岗位。

当然,人们不能坐等新工作岗位从天上掉下来,他们需要经过培训才能胜任新岗位。“自动化与机器人正在帮助全世界拯救和创造工作岗位,但我们也必须让劳动力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很多人缺乏相应技能,需要到社区大学或者职业学校进行培训。”杰夫·伯恩斯坦恩说。

让机器人更懂你

让机器人真正成为人类的伙伴,与人类合作共事,显然需要加强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沟通理解能力。人们常用“人心隔肚皮”来形容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的困难,对机器人来说,要弄懂一个人,就更是难上加难!

参观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的老人。佘惠敏摄。

无人驾驶是目前大热的机器人发展领域之一。这与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兴起而取得了显著进步的人工智能技术息息相关。布局无人驾驶的企业有很多,谷歌、英特尔、百度、特斯拉等企业都在其中进行了大量投入,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依然是阻碍其应用的瓶颈之一。

“无人驾驶车辆面临两大挑战,一是要有可检测的自我感知,二是要有可理解的驾驶决策。”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所研究部主任克里斯蒂安·劳吉尔说,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人类驾驶员共享道路,而人类驾驶员的决策有很大不确定性。为了交通安全,无人驾驶汽车不仅需要了解自己,还需要了解行驶在它旁边道路上的人类汽车司机。

这年头,当个无人驾驶汽车也不容易啊,还得懂一条道上前后左右开车的人类司机!

还有更不容易的:科学家们还探讨了机器人理解人类的高级难度——脑-机接口!也就是直接用电脑读懂人脑的脑电波!

自从上个世纪初发现脑电信号后,人们就想借助脑电信号解读人的思想或意图。然而,这样的想法在很长时间里都只能从科幻小说或电影中看到,而不能在真实世界中实现。这主要是由于脑内电活动的外在表现十分复杂,而人们对它的理解却十分有限。不过,经过近些年的发展,脑-机接口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的BCI(脑-机接口)脑控机器人大赛中,观众们已经可以看到参赛者用“意念”操控电脑打字、操控机器人运动的黑科技场面。

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的BCI(脑-机接口)脑控机器人大赛中,参赛者用“意念”操控电脑。佘惠敏摄。

“广义的脑-机接口系统,应该包括狭义脑-机接口、脑-机相互作用、脑-机协同智能这三个方面。”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高上凯表示,未来的人工智能将是生物智能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的融合,是一种协同智能。“未来,大多数人工智能系统将与人类合作以实现最佳性能。我们需要开发有效的人类与人工智能协作方法。”

所以,未来不仅机器人要升级成协作机器人,人工智能也将进化为协同智能……人类和机器人之间,将实现智力上的和物理上的全面合作?

教出个性化机器人

机器人成为人类的好伙伴,还意味着它将越来越深入千家万户。当前,机器人正快速向人类的日常生活渗透,家庭、教育、陪护和医疗等行业应用的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多。

“现在,机器人已经在帮助人类医生做一些手术。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展览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手术机器人。但从科学角度看,要改善的地方还很多,这是一个渐进过程,就像科学的进步一样。”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生物医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伊拉娜·妮基认为,在医疗领域,未来很多工作将自动化,各种复杂手术的难度会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大大降低,但医生并不会被机器人替代。“机器在精确移动等方面有优势,会帮助人做一些手术,但还需要人来做决策。”

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人与机器人协作成为专家们公认的未来趋势。佘惠敏摄。

“下一代的机器人,肯定会有真正的社会服务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关键是要机器人与人类有深度交互,现在只有基本交互。”日本千叶工业大学教授王志东表示,近三十年,工业机器人有很多好的进展,手术机器人也在帮助外科大夫做精细和微创手术。但现在,机器人还只是高级工具。要让未来机器人超越工具属性,就需要机器人能与人类更好地互动交流。“群体机器人学习、个性化交互,都会改变机器人的发展,个性化的机器人可能成为新趋势。”

“如果我们想让机器人用于小规模生产,很必要的一点,要让每个普通人具备教机器人工作的能力,而不需要昂贵的机器人专家去编写专门程序。你给机器人示范一遍,它看着你,然后学会你的动作。”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副教授延斯·科伯表示,协作机器人已经进入市场,但能做的事情还是很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场景,用到个性化的机器人服务。

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博览会上展示的会抓取果冻的机器人,体现了机器人的类人精细化操作能力。佘惠敏摄

如何教出更好的个性化机器人?这或许需要人类加深对机器人的理解。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张宏认为,这需要换位思考。“我们对难易的判断是从人的角度考虑的。系鞋带难还是下棋难?从人的角度是下棋更难,对机器人来说,可能学会系鞋带更难。所以,研发机器人时,我们要科学判断难度,不是从人的角度,而是从机器人角度。”

互相理解,通力协作,达到原本各自都达不到的高度。这就是科学家们为我们描绘的人类和机器人的未来一起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听起来是不是很有好伙伴的感觉呢?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3A0CQ4S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