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无聊,迫使人类用尽方法,
创造他自己的意义!
——
Stanley Kubrick
直到库布里克拍出人类在太空中行走的电影场景一年后,人类才第一次登陆月球——科幻电影构建的世界似乎走在了科学前面。主角们的座驾、待过的太空舱以及实验室里匪夷所思的幻想界面,无不令人着迷和眩晕。这些“科学幻想”在多年后,甚至变成了现实,活跃于你的生活当中。
登上这艘时光机,一起探索那些科学电影中的古老预言。你会发现,曾经的虚拟把戏已变得理所当然。
1 9 6 8
与有思想的机器对话
语音识别与输出
“对不起,Dave。我恐怕不能这么做”,在电影《2001: 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中,超级人工智能电脑HAL 9000用冷冰冰的声音说到。它将离开飞船外出巡航的宇航员 Dave Bowman 拒之门外。
由一盏红灯和数排集成电路组成的HAL 9000,它不仅完成了语音辨识功能,还能够准确输出思想。
HAL 9000与船员的日常对话
不过,它偷听宇航员谈话时表现的阅读唇语功能,在今天看来是否合适呢?
1 9 8 2
科技光环下的危机与反叛
网络安全
Kevin Flynn原本是某企业的程序员,因设计程序被同事盗用,愤而离职。为讨回公道,Kevin潜入公司电脑程序内部,结果被拥有人工智能的主程序卷入虚拟空间的冒险大门……读完这段情节,也许你会说这不过是一个骇客计划,但你恐怕想象不到它竟出自于80年代的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
而《电》的出现,以及它所表达的超前理念,恰好预言了未来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科技生活下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赛博空间”(cyberspace)的概念在当时尚未出现,甚至这一名词在电影上映2年后才被一位从未接触过互联网的科幻作家在他的小说《神经浪游者》(Neuromancer)中提出。
1 9 8 4
身份眨眼间被看穿
脸部识别
一道闪电、一片烟雾,一个裸体男子突然在洛杉矶降落……这个经典片段正是卡梅隆在1984年拍摄的《终结者》(The Terminator)。时间设定在2029年,T-800型终结者的大脑拥有超级运算速度的CPU芯片,其程序目标设定为杀死莎拉·康纳。他目光所及之处,将自动识别人类身份,你的脸即使再伪装也无法逃遁。
这种识别率与识别速度在今天看来似乎为脸部识别功能配备了尖端算法。
终结者的视野呈现
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人脸识别系统开始纳入研究,而真正进入初级的应用阶段则在90年后期。
2 0 0 2
信息处理就在挥臂之间
手势控制
继触摸控制后,导演Steven Spielberg在2002年拍摄的《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中,阿汤哥在空气中舞动双臂,拖动操作系统的经典场面,成为了后来科技界作品争相模仿的桥段。这个魔幻又令人眩晕的技术,被后来人称之为“手势识别”。
ET之后,Spielberg开始咨询专家,将更多的科学研究注入他的电影中。1999年,他邀请了15位专家组成一个“智囊团”,来思考2054年开发的电影技术,创造一个更合理的“未来现实”。John Underkoffler作为该电影的手势互动界面设计师,被这样要求:要像指挥一个交响乐团一样操控界面。
虽然那些片段的确超现实,但据好莱坞传闻,阿汤哥在拍摄使用该界面镜头时,休息多次——毕竟很少有人可以长时间把手臂举得和胸部齐平并随意移动。
2 0 1 2
可自助的超级医疗装备
医学健康
科幻电影日渐成熟,自然少不了数字医疗的进步。在《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构建的世界里,飞船上装备着睡眠仓,一个叫做David的第八代类人机器人在船里行动自如,吃、喝、自娱、看电影是他的日常。而那套自动化医疗系统的构思成了整片的小亮点,比如辅助行走外骨骼、喷雾麻醉,甚至给人缝合伤口时就像是在使用订书机。
几乎实现了治疗三步走:进去,治好了,爬出来。
当然,这个“发明”的出现只是乌托邦式的高科技概念,如果真要实现的话,《超能陆战队》中“大白”,似乎更值得一试。
2018 BYTON
未来科技的现实养成范本
点击观看BYTON Concept超豪华内饰
50年后的今天,那些电影中关于未来应用场景的描述,几乎成为现实。享誉业界的毕福康博士(Dr. Carsten Breitfeld)和戴雷博士(Dr. Daniel Kirchert)在科研及创新科技发展方面大力投入,设计了一款为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时代而生的新一代智能终端——BYTON拜腾首款车型BYTON Concept。包括触摸式控制、语音控制、手势控制、数据安全以及智能人机交互系统等功能的智能互联汽车正在构建现实中的“虚拟世界”:
数字力量取代传统马力
BYTON Concept作为豪华智能中型SIV,其外观设计延续了SUV 硬朗的风格和鲜明的车身比例。
除此之外,车头与车尾均采用了智能表情(smart surfaces)设计,令车辆极具辨识度。富有科技感与未来感的设计,将数据视觉化,比如采用侧方后视摄像头取代传统的后视镜。
会移动的超奢华家庭影院
利用电动汽车的结构优势,实现了空间最大化。平坦的车内地板,没有传统的前排中部挡位,尽享开阔的空间感受。
每个真皮座椅都可调节,确保舒适性,前排座椅甚至可旋转12°,多块显示屏的配备,以及全球首创50寸共享全面屏,更方便聊天、互动以及可视会议。
像科幻电影一样的酷炫操作
曾经在终结者的视野中,1秒辨识身份的伪高科技特效在这里变成了现实。不同于传统汽车的解锁方式,通过B柱脸部识别即可自动开启车门。
而《少数派报告》里,阿汤哥当年在空气中挥臂操作系统的画面,也被BYTON Concept的手势控制技术完美诠释,你只需要伸出手,便能全方位多角度控制大屏。
方向盘中配置的8英寸驾驶员触控屏,让驾驶员实时操控SED,同时确保安全性。如果想重返《2001:太空漫游》中HAL 9000与人类对话的场景,不妨坐进BYTON Concept,内置的Alexa语音助手刚好可以让你复习一遍剧情。
BYTON Life 让你时刻乐行
车顶隐藏式天线可支持最高10Gbit/s的数据传输速度让你享受无缝互联生活。虽然《电子世界争霸战》的预言早已兑现,不必担心,数据安全植根于BYTON拜腾互联技术的DNA中,保护你的隐私,让你尽情享乐。作为21世纪最贴心的出行伙伴,另有健康、通信、娱乐和活动4个功能满足你的多元化需求:
01不同于《普罗米修斯》中无法携带的超级医疗仓,BYTON Concept内置的体重计、血压计和血氧仪为你随时提供健身建议,主动跟踪你的健康状况;
02支持视频通话、电话会议,让你在拥堵的通勤路上也可以高效工作;
03记忆功能可完成从手机观看到车内观看的无缝衔接;
04提供“下一步最优行动方案”功能的个人助理,每一次互动都会让它变得越来越聪明。
缓解里程焦虑的可靠之选
除了科技感的外观、创新的技术和超前的用户体验。未来的量产车将提供2个版本的电池和续航选择: 后驱版本采用71kwh的电池组,续航为400公里;四驱版本采用95kwh的电池组,续航可达520公里。在快充模式下,30分钟可充满80%的电量。动力方面也会提供两个版本:200kW(扭矩400NM)的后驱单电机,以及350kW (扭矩710NM)的前后双电机组合。
作为一辆智能车,BYTON Concept的设计初衷是让技术服务生活,让科技不仅流于视觉层面,更贴心人类的生活习惯。BYTON拜腾首款量产车将于2019年正式上市,对于未来科学的出行方式,你准备好了吗?
2 0 1 9敬请期待……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