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供需对接日益便捷等因素作用下,制造本身在工业产品附加值构成中的比例越来越低,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成为新焦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应用快速普及也催生了多样化融合服务模式,带动以产品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加快向提供综合服务转变。
国外学者大多用服务化、产品服务系统等概念描述制造提供越来越多的增值服务的现象。有学者将服务化概括为“制造企业由仅仅提供物品(或包括附加服务)向提供物品加服务构成的‘产品-服务包’转变的过程”,完整的“包(bundles)”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等,并且服务在这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增加值的主要来源。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共生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制造企业通过优化和创新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由加工制造环节向价值链两端的服务型环节延伸或加强服务型环节,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而实现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在提高产品带给用户附加价值的同时,实现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促进服务型制造
由图所示,在由研发设计/原材料和零部件到最终产品使用的价值链中,信息技术可以在各个环节衍生出增值服务。例如在研发设计环节,云计算、3D打印、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降低产品开发成本,信息技术可以降低通讯成本、减轻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使用户更加容易地参与产品创新;研发部门可以获得更加充分的用户使用产品的信息,实现按需定制开发。通过与生产企业之间实现数据共享,供应商可以实时掌握物件消耗情况,实现以销定产;供应商与生产企业之间、供应商之间开展协同制造。在生产环节,基于机器人、3D打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生产线具有更高的柔性,使得规模经济的重要性下降、内部范围经济的作用提高,通过产品、服务销售信息的及时反馈,生产环节可以实现以销定产,即由过去企业生产主导的生产过程转变为客户导向的生产过程。在产品使用阶段,生产企业可以监控产品的运行状态,从而提供更加实时的技术支持,基于产品运行状态提出维护和更新建议、提供产品使用的优化方案。
信息技术促进服务型制造示意图
服务型制造的典型模式——众包
众包(Crowd sourcing)作为一种新的运作模式,于2006年6月由Jeff Howe在美国《Online》杂志首次提出,并被Wiki百科定义为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大众的做法。另外,国外学者Brabham认为,众包是企业通过互联网在线发布问题,由大众群体提供解决方案,为赢者获取报酬,且其知识成果归企业所有的一种在线分布式问题解决模式和管理模式。国外学者Chanal也指出,众包是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它通过网络设备,聚集外界众多离散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个体,如创意人员、科学家或工程师,也可以是团队,如开源软件群体。
众包参与主体及流程图
中国2015年众包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00亿元,累计交易额约为300亿元。在国内,猪八戒、海尔等平台通过众包对接创意设计与研发资源,目前,众包已成为国家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作者\秋月 编辑\尹嚞 图片\喆喆 网络
欢迎转载点评,转载请注明来源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