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探亲大军即将出没,拥堵成为了假期的关键词。什么时候过节可以不被堵在路上?“报告机长,前方有车,在飞!”这一略显荒诞的对话,或许将在不远的未来将成为堵车的终极解决方案。
近几年,车企们和科技公司都希望用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来解决城市拥堵的交通问题,不过就算真的能商业化落地,看看节假日“贫瘠”的陆地资源,显然也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毕竟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使得城市有限的物理空间正在不断膨胀。
而据9月9日最新消息称,吉利和戴姆勒目前已经再度联手布局空中出行业务,或许正与该市场的增长潜力有关。
这也是吉利与戴姆勒继高端专车出行合资公司蔚星科技,以及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smart品牌之后的第三次合作,可以看出双方在出行领域的合作都没有走传统路线,一直在为了部署未来出行方式探索全新领域。
而本次刚刚收入囊中的Volocopter则看上去更像电动直升飞机,它采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技术,续航在35公里左右,适合从市区到机场这种短距离运输。
因此,前者适合长航程场景使用,可代替部分小型通用型飞机,满足城市间出行需求。后者则更适合短航程场景使用,代替部分地铁、出租车,满足城市内出行需求。本次入股Volocopter加上此前的太力Terrafugia,意味着吉利空中出行项目的覆盖范围已经初显完备。而从专车到飞行汽车,“陆空立体出行”布局这一领域,吉利无疑也已经走在了整个行业的前列。
当然了,像吉利一样看好飞行汽车前景的,还有众多传统车企、航空巨头,以及科技公司。如航空巨头空客不仅和奥迪研发了具有飞行功能的自动驾驶汽车PopUP,自行研发的单座、电动、自动驾驶的飞行汽车“Vahana”,也已于去年完成首次完整的试飞。
谷歌联合创始人投资的飞行汽车公司Kitty Hawk则与另一家航空巨头波音达成了战略合作系,共同开发飞行汽车。
阿斯顿马丁发布过一个概念飞行汽车Volante Vision Concept,打算2020年实现量产。
网约车巨头Uber也曾展示过“飞行汽车”的概念机,可乘坐四个乘客和一个飞行员,并计划在2020年进行测试运营,2023年推出“空中的士”服务 UberAIR。
日本在飞行汽车领域也一直没闲着,日本政府曾经提出过一个目标,2023年要实现飞行汽车商业化,明年的东京奥运会据说就要用飞行汽车来点燃圣火,承担这个任务的就是受到丰田、松下支持的初创企业CART!VATOR。
毫无疑问,当下的飞行汽车早已不是一个新鲜概念,多年来很多企业都在研发飞行汽车,只不过近两年由于轻型复合材料的技术进步,让大幅减轻飞行器重量成为可能,所以飞行汽车进入了蓬勃发展期。
还有价格也是一个需要跨过去的坎儿,飞行汽车的初衷是让我们的通行比拥堵的道路上更快捷便利,但是目前飞行汽车的通行成本就像乘坐直升机一样,还是会非常高,是阻碍商业化推广的难题。
说到最后,无论飞行汽车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落地,最终能否成为解决城市交通的终极解决方案,能够有吉利这样的中国企业率先在这一领域布局,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至少我们知道在未来的空中出行竞赛中,中国肯定不会落后,甚至有可能领先了。而对于吉利来说,近年来通过战略投资与戴姆勒组建高端出行公司以及在Volocopter项目上联手,一幅面向全球用户提供的“陆空立体出行”蓝图更是雏形显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