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致有两条进路,一是结构模拟,搞清楚人脑的结构和功能,然后制造“类人脑”的机器;二是功能模拟,不管内部,不关注机理,立足于外在模拟,能实现功能就行。这也是科学研究的两种主流模式,人们称为匠人传统和哲人传统,匠人传统对应还原论科学,哲人传统对应整体观科学;前者善于解决深入的细节,后者善于应对复杂系统。
中国人更热衷于哲人传统,谋求整合的认识,希望看到万象后面的真理;匠人虽然也起源于古希腊,但在文艺复兴之后被大大加强了,复杂而精妙的方法和体系被建立,对这类思考者来说,生命就是细胞和分子,甚至是原子组成,要解答生命的奥秘,就需要进行下层探索。
科学家热衷于打开身体,希望探求身体内部的所有秘密,他们会执着地追问:“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记忆如何存储和恢复”、“器官和整个有机体如何了解停止生长的时间”、“是什么控制着器官再生”等问题。中国人并不认为这些该回答,甚至不应当提出,因为它们在反叛生命整体,泯灭了敏锐的观察能力。道家、禅宗等思辨的哲学流派都清晰地持有如此的观点:对很多人生问题,只有不问它们,甚至不去想它们,才能知道问题的答案。中医继承了这类见解:不要进行分解,不要如此地对待世界,才能体会本真,并发现与之和谐相处的道理。
哲人认为:生命体具有某种本质,有生命力存在,这种思路被匠人耻笑,他们借鉴已有的各种理论(机械的、计算机的、量子的)说明生命的机理,反驳哲人的观点。
这种说法看似科学而自洽,但它满足于狭隘的科学视野,马上会引来责问:是谁制造了这台机器,这个极度复杂,和世界保持高度和谐的机器。这是非常有杀伤力的问题,匠人往往避而不谈。
科学上有个“缸中之脑”的思辨,人们假设,人的意识由上帝控制,我们看到的,触摸到的,饥饿,性高潮等,都是上帝输入信号以让我们产生感知。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上帝要如此麻烦,它需要缔造如此完美和谐的幻觉世界?如此精细入微,如此充满逻辑,如此复杂?为什么不简单点,给我们一个生存发展的平台,让我们自己发展演化,这样最简单,能充分利用平台的生命才能存在下来。
正是大自然、正是环境,让生命得以发展、让人得以出现,生命的物质基础、大脑的意识,都是在这个世界存在下去的正确应答而已,这就是生命的本质,从此出发理解生命,是应该走的路。
很多人曾经期望,随着技术的发展,匠人能证明一切机理,把哲人彻底排挤出科学研究。事实并不能如他们的愿,工作远远达不到研究的终点。比如在大脑研究中,人们热烈地研究思维的量子基础,提出微管的假说,引入量子纠缠态,忙着计算波函数是如何坍塌的,也在思考是否退相干是失忆的物质基础,更希望通过量子传送把记忆复制到远方。这些局限于假设,没法获得技术的支撑,看不到前途的光明。
科学时代,匠人思路是主流,分解研究的优势已经被充分发掘,进展逐渐变得缓慢。随着互联时代开启,情况发生着显著变化,哲人思路将大显优势,比如要进行图像识别,人们就用海量样本训练机器,不管它内在如何工作,只要求外在表现准确性就行。
当下的人工智能正是哲人思维,它将大发展,将显著影响人类未来,会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整体观医学。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