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数据可以通过这些关系勾勒出你的一切,甚至比你更了解你自己,这不是科幻,已经是现实,或许你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点,那就让我们尝试描绘一下。
1、马克思的人性观认为“人有两种属性,一是人的自然属性,二是人的社会属性。
简单画图如下:
2、掌握了这两种属性,就知道“你是谁”了。
而这两种属性,在网络时代就是一堆数据,稍微专业一点讲,就是包括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在内的多维数据,如下:
3、那么,这些数据从哪儿来呢?
我想此刻你应该在看手机。
或许你已经意识到了。
没错,就是手机!
准确的说,是以手机为载体、或通过手机交互的,数据保存在云端的智能设备。
来,看看下面列出的,你用过哪些:
不少吧。
4、智能设备是怎么获取你的数据?
泛在的说,就是传感器,各类传感器。
5、通过传感器,可以采集到这些数据,而你几乎感觉不到。
不要怀疑,以现有技术,要识别你的这些信息根本不是问题,甚至更多!
基于这些数据,已经可以勾勒出了你40%的信息,但到目前为止,我还不知道你是谁,你姓什么叫什么?在哪儿上班?有没有对象?财务状况怎么......
别急,马上!
6、你手机里一定有这些APP。
简单列几类:
X宝、X信、X博、XX地图、XX银行......你有吧?
7、手机APP都需要实名认证,当然也保存了你的各种记录。
至此,你80%的个人信息已经一览无余。
8、剩下的20%,真正的大数据分析就上场了。
大数据能基于以上数据,结合你的活动、习惯,为你勾勒出一张完整、精准、全面、多维的画像,还能判断、推论、预测你的行为、健康、消费,甚至你的性格、兴趣、家庭关系、社会关系、财务状况、感情情况等,如下:
比如此刻你在哪里?在做什么?感觉怎么样?高兴还是沮丧?你旁边的人?你和TA的关系?今天收了几个快递?走了多少路?花了多少钱?今天吃了什么?明天几点出门等等。
9、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只有一个办法,扔掉手机不出门,像这样:
10、不然呢?
生活就像强奸,既然不能反抗,那就选择享受!
11、再次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