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核数据则是核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核数据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多年来,核数据与核事业始终同气连枝,互相支持发展。作为基础工作,核数据长期在幕后默默奉献,很少走到台前,其知名度与重要性并不匹配。
我国的核数据重点实验室由成立于1956年的中子物理实验室和成立于1975年的中国核数据中心联合组建而成,并在2010年初获得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批复正式运行。该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两个:核数据测量技术,核数据评价、检验与建库技术。这两项内容的共同目标都是搭桥——让核物理基础研究和核工程、核技术应用连接到一起。有了这个桥梁,我国核能诸多领域才能顺利发展。
脱离抽象的比喻,当一个中子与不同核素碰撞时,会以何种概率发生何种反应?核数据重点实验室将回答这类问题。科学工作者们通过理论计算与实践检验,把这些结果收集起来并建库加以整理,就是一个数据库。上述过程描述容易,但实践起来困难重重。因为想要开展实验,既要有相当多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又要有与之配套的重要设备如加速器、反应堆、散裂中子源等。尽管核领域对核数据的需求极为迫切,但只有核大国才有能力去做这项研究。
在我们熟知的民用领域,譬如核电材料的选用、医疗放射源的制备、农副产品的加工等都离不开核数据的支撑。想要发展上述行业,就必须知道各种材料在反应堆内受辐照后是否能长期满足强度要求;必须知道钴-59等核素与何种能量的中子反应多久能生成钴-60;必须知道何种射线照射多久可以杀灭细菌。而在国防领域的核数据则更加重要,这类数据事关国家安全,不可能在市场上买到,我们必须自力更生。
原子能院的核数据重点实验室又名中国核数据中心,现已是国际五大核数据中心之一。中心成立以来坚持朱光亚先生提出的“小规模、高水平、有特点”作为开展核数据工作的指导方针,通过三十多年来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些关键核数据测量已经达到国际先进、甚至国际领先水平。
作者:陶春阳
责编:邢泓琳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