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中国式”产学研协同八大现象与思考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研究机构,这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资本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

目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普遍遇到了成果转化难、对接成本高、落地风险大等问题。对此,产学研三方又该做出怎样的对策?以下是产学研协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思考,希望对你有用。

壹:专利“见光死”

现象:大学申请的国家项目更重视论文,专利多半是例行公事,象征性地拿到申请号与授权即可,基本不考虑专利在行业内是否管用,未进行专利布局,在申请专利后就浪费了。

思考:企业瞄准合适的科研团队,直接与团队合作,由企业对核心技术做好专利挖掘、布局,一方面避免浪费好专利,另一方面防范对手的专利诉讼,狙击技术转化。

贰:蹭idea

现象:企业以与大学合作交流为名,派技术人员来学习,结果把大学的idea直接拿回去就申请了专利,相当于来“蹭”idea,再把这些从大学“蹭”来的idea申请为企业自己的专利。

思考:术业有专攻。大学以咨询、科学顾问的方式参与企业技术转化过程,并及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

叁:“偏科”严重

现象:大学的项目不需要考虑经济效益,论文是评职称的重要标准,强调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企业的项目不需要学术地位,只看重产品上市,专利获得授权。

思考:论文和专利两相结合。大学与企业深入合作,并确保申请专利的优先权日在论文公开日之前,企业主要拿成果和专利做转化,大学拿论文,获取学术地位。

肆:“鸡同鸭讲”

现象:高校与企业存在天然的知识背景差异、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双方很难用对方能听懂的语言,专业、直观、准确地表达技术难题的参数等关键信息。

思考:找到对的“人”。找到既懂科学研究的语言体系,又懂商业语言的机构。他能整合翻译双方信息,然后推荐给对的人。在这个过程,他可以参股或者投资。

伍:“弹药”不足

现象:科研机构和高校,不具备实现自我转化的资金实力,开拓市场也不是他们的优势;企业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需要承担高风险的巨大压力。

思考: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稳定的产学研合作资金来源,同时引入政策(如补偿)或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介入共同承担。

陆:“交钥匙”式合作

现象:企业要求科研方将科技成果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并负责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工作,并将风险过多地转移给科研方。

思考:提高产学研的合作层次,从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低层次合作提升至共建技术联盟、共建科技工贸一体化的经济实体等高层次的合作。

柒:“马达”乏力

现象:产学研合作双方目标不一致,高校及科研人员目的出论文,出专著,不重视科研成果应用;企业追求短平快的项目,以求资金快速回笼,重视“好看”的财务报表。

思考:加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改革力度,建立贡献度可视化,信任度可评价的体系,完善分配机制。

捌:“各自为战”

现象:产学研三方都有各自的政府主管部门,既希望推进产学研合作,又保护各自基层单位的利益,部门、科研机构间存在条块分隔。

思考:统一协调分管产学研三方的政府部门,通过政策、税收、法律等,建立创新的非市场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文章来源:星辰产学研平台,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8A03SV8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