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随着全球高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华为、海尔、格力等一大批国内高科技制造企业的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开始加入到全球科技市场的同台竞技,“中国制造”正在向着“中国智造”发生深刻的变革。
回顾以往,日韩企业在亚洲乃至全球科技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到如今,在全球一些重要的科技制造领域,似乎日本企业扮演的角色正在逐渐暗淡。以我们熟知的电视产业为例。日前,奥维瑞沃(AVC Revo)发布的《全球TV品牌出货量月度数据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半年里,全球TV出货量高达9816万台。在出货量方面,韩国三星、LGE领衔,我国的TCL、海信和小米紧随其后,而昔日电视巨头索尼,早已跌出全球前5。
在全球电视市场的暗淡表现,并不意味着索尼的在全球科技制造领域跌下“神坛”。例如,在全球CMOS传感器领域,索尼依然称得上是“开了挂的科技巨头”。日前,英国权威调研机构IHSMarkit发布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在CMOS市场,就出货额而言,索尼打败了韩国三星、SK海力士等竞争对手,拿走了全球50.1%的市场份额。
对比之下,三星的市场份额仅有20.5%,而SK海力士的市场份额不足10%。在电视市场表现平平的索尼,用它在CMOS传感器领域的霸主地位,展现了自身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
1946年,井深大和盛田昭夫通过四处筹借的19万日元现金,成立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也就是索尼的前身。初创时的索尼,主要经营的是半导体收音机。成立之初的10年间,索尼的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直到后来索尼开发制造出全球首台晶体管收音机,索尼的业务发展才渐入佳境。
在随后的日子里,迅速发展壮大的索尼公司,并未仅仅将自身局限在收音机业务上,而是开展多元化经营,让挑战成为公司的常态。正是这种冲劲儿,索尼公司很快便在全球市场打响了自己的品牌:以至于人们提起索尼,就很容易将其与高精尖科技制造联系在一起。
其实,这些年来索尼在全球市场取得的斐然成绩,与它在科技制造领域的“独特”创新密切相关。举个例子,早在2016年,索尼曾成立了一个名为“未来实验室”(Future Lab)的全新研发项目:通过借助于用户、设计师和开发者等外部资源来激发自身的创新思维,加快研发进度。其实,索尼的此种做法和海尔集团的本土化研发颇为类似:根据用户的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科技创新。其实,这种借助外力的“偷懒儿”式创新,不仅仅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还可以更为有效地把控自身的发展方向。
如今,索尼可能已经在一些科技领域失去了自己的风采,但是,作为传统的全球化科技巨头,索尼身上依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你说呢?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