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智能汽车必须要电动化吗?

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汽车“四化”的进程也在加快提速,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开始出现在市场上。汽车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各种新的名词也层出不穷,什么“OTA”、“L2”、“ACC”……不加强学习,可能以后连汽车的功能都搞不懂了。与此同时,汽车的动力系统也在向电动化方向进化,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也日新月异。

那么问题来了,汽车的智能化和电动化到底是什么关系?智能化必须建立在电动化的基础上吗?相信这个问题不仅是业内人士在思考,消费者也有很多疑惑。

2019年5月9日,蔚来副总裁沈斐发布了一篇微博,提到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的关系。他认为,汽油机也可以实现自动驾驶,但是“有重大难题要解决”,而“电动车开发智能驾驶成本更低,是条大捷径”

沈总的文章结论是大致正确的,不过文中提到汽油机要解决“重大难题”所用的论据却受到大家的批评和吐槽。他提到,自动驾驶需要精准计算发动机的燃料注入量,而注入汽油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机械、化学活动,而不是一个电子系统的活动,会导致难以预料的情况出现。他呼吁,用更彻底的方案,把发动机更换为电动机来解决汽车智能驾驶的问题。

但实际上,人在驾驶汽车的时候,只需要控制油门、方向和刹车,并不需要考虑发动机的燃油注入量和发动机系统的时间延迟等问题。因此,有意把燃油车跟智能化进行对立,用这套理由来支持电动化的路线似乎并不合逻辑。

果然,沈总的这条微博受到了广泛吐槽,评论量高达900多条。比如,来自清华汽车系的张抗抗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沈总还积极做出了回应,看来他也知道自己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目的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正确。

无独有偶,7月17日,知名自媒体“建约车评”又发布了一篇题为《燃油车能够实现智能化吗?》的文章,文章开头就明确下了结论:“燃油车并不能实现智能化。”如果说蔚来沈总的文章还只是因为论据不当而被质疑,那么余建约老师的文章则在根本观点上就受到了大家的反驳。

两天之后的7月19日,自媒体“公路飞行”立刻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发布了题为《驳斥建约车评能!》的文章,这篇文章条分缕析,逐个击破,几乎推翻了《燃油车能够实现智能化吗?》一文的所有论点,把余建约老师按在地上摩擦。

其实,在建约车评的这篇文章发布后,我与同事也进行过一次讨论。比如,文中提到了燃油车无法智能化的3个关键点。其中,第一点是“没法将整车所有系统数字化和硬件标准化”,尤其是“不可能将发动机和变速箱数字化”。但实际上,现在的汽车都是电喷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在标定好的情况下,喷油、换挡等操作都可以通过ECU进行精确控制。如果把汽车看做一个控制系统,把发动机和变速器看成是一个封装好的整体,那么只需要判断好系统输入量就行了,完全不存在建约车评提到的问题。

德尔福的48V系统

此外,建约车评提到“燃油车在静止场景下难以发挥汽车的空间价值”以及“燃油车,没法实时在线”。这两点的主要论据还是在于燃油车的小电瓶无法支持智能汽车众多的用电设备以及保证稳定的供电。在这里,建约老师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目前已经开始成熟应用的48V轻混系统,以及本来就大量存在的自带动力电池的插电混动车型。说得极端一点,真要实现以上功能,燃油车完全可以在静止的时候不熄火,所以完全不存在智能座舱系统在“静止的时候完全没法使用”的情况。

那么,采用燃油发动机——或者拓展得更广一点——采用化学能动力的机械能不能实现智能化呢?我们不妨看几个例子。

猎鹰9号自动回收模拟试验中

大家经常乘坐的客机,在高空飞行时就基本都是自动巡航,并不需要机长过多干预,智不智能?客机一般使用航空煤油作为燃料。马斯克发射的“猎鹰9号”火箭,发射之后还可以自动回收,智不智能?它的燃料是液氧和航空煤油。巡航导弹,本质上也是一架智能无人驾驶飞机,可以实现超长距离自动巡航、动态识别目标、精确命中等功能,智不智能?它肯定也不是靠电能驱动的。在高精尖领域,很多装备需要超高能量密度的燃料,才可能保证动力输出,这些装备是很难或者说现阶段几乎不太可能电动化的。但是,它们早就实现了智能化。

回到汽车领域。众多研发自动驾驶的公司,最初实验时也并没有电动车型可供选择,其实也是在燃油车基础上进行开发。而号称全球首辆具备L3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奥迪A8,也是一辆燃油车。

说到这里,相信结论已经很明确了——汽车智不智能,跟它是燃油发动机驱动还是电动机驱动,并没有直接联系

第一电动网创始人庞义成在《我对这一轮汽车变革的几点看法》中写到:“汽车智能化是主旋律,其影响力将远高于电动化。十年后,动力电池不一定能存在,但无人驾驶一定存在。”这一观点其实已经将智能化和电动化独立开来,并且将智能化放在远高于电动化的地位。确实,10年之后,汽车的动力来源到底是锂电池、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还是其他形式?现在谁都说不清楚。

话说回来,我完全没有否定汽车电动化(或者说新能源化)的大趋势,甚至非常肯定这是未来的必经之路,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电动化并非是智能化的先决条件。把智能化作为汽车必须电动化的理由,这帮人到底是蠢呢,还是坏呢?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724A07UOU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