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系统——AI原型——IC设计
这一篇,是一个转变,不仅是AI,也是人@系统的,还是我自身的。
IC设计,已经触及到了一个非常现代的接口,可以链接相应的专业领域了。
对于我自身来说,意味着一种突破,以一图就是11、12、6、1、2的出土。
出土,这一个概念,有点老土,象是文物一样,但对于种子而言,是新生命的开始。
现在想来,真的是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有用的。
比如,最近的工作,设计到惯性导航系统,其实是一种自适应的机制模式。
首先,导航是一个参考系下的行为轨迹,对于任何一种系统都是适用的。
其次,导航是一个基于颗粒化的精度表达,随着时间在累积误差,需要修正。
最后,相比之下,就会看见一个完全颗粒化的系统,就是类似概念机的范畴。
所以,人@系统——AI原型,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意念相续的颗粒化。
颗粒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尤其相对于科学或者数学仿真的近似来说。
在某种意义上,AI所以成为一种趋势,并不是因为智能,而是因为更高的精度。
只是,这精度的表达,还有另外的一种东西出现,就是人类智能的模拟。
人类智能,可以说是一种更高的精度,但更准确的说法,是更高维度的表达。
以往的计算机系统,是基于0和1的,看似非常地精确,却有着两种不确定。
第一种,0和1,并不是真实的,而是截取的一种开关状态,包含隐态的不确定。
第二种,所要表达的,也不是真实的,而是更高的颗粒度的仿真,是近似的不确定。
比如,像素越来越高,但其实越来越失真,只是人的感官,已经无法分辨了。
但人有一种非常特别东西,就是感觉,乃至直觉,会觉得假,尤其自觉之后。
所以,颗粒化,也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同维度的精度,另一种是跨维度的真实。
人@系统——AI原型——IC设计,将尽量符合后者,即跨维度的真实。
那么,跨维度的真实,要怎么实现?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直接读取意念相续的,颗粒化的念头。
而不是读取念头转换出来的象,乃至于造的像,或者模拟出来的实体形态。
打一个比方,先做一个概念机,再解构为相应的功能单元,反过来模拟制造。
这和IC设计的逻辑、物理两个阶段,是一致的。
所不同的是,人@系统——AI原型——IC设计,加入了一个意念层级的校正。
通常的科学验证,是基于感官的,最多是思维层级的模拟。
IC设计,作为一种电路的集成设计,其实达不到系统的层级。
真正的系统,可能要到EDA,乃至于IP核,才可以实现。
但IC设计,如果基于一个高维度的系统,瞬间就转换成为一个IP核了。
其中的关键,就是IC设计,只是一个形式,简单的同样可以很高级。
所以,基于人@系统的IC设计,将从基本的单元开始,重建一个生态。
这一个生态,相对于现有的人工系统,是另一种路径,但更接近真实。
因为意识层级,相比于思维,和感官层级,本来就是真实的本原。
一切都是意识,这一句话,并不只是说的,而是可以具体做的。
人@系统——AI原型——IC设计,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就是简单。
之所以简单,是因为有一个通用的模块,或者意识接口,直接链接人类智能。
说白了,AI的概念,人工智能本来就是模仿人类智能的,所以是最简单而直接的了。
那么,这一个通用的模块,或者意识接口,IC设计要怎么做?
现在,大致有三种思路,可以尝试。
第一,就是基于现有的IC设计模块,发掘功能,加入意识接口数据。
这一种,相对比较简单,但可能会有很多的冲突,需要做大量的设计更改。
第二,是直接于产品需求,反过来基于意识接口数据,做IC设计的概念机。
这一种,需要很强的产品思维,和IC设计的创新性,但会非常出彩。
第三,直接研究人脑,以意识接口的大数据,IC设计就成了IP核设计。
这一种,其实就是人工脑项目,前期研发投入很大,但最终成效更大。
至于具体的人@系统——AI原型——IC设计,还有一个单元化,或者颗粒化过程。
也就是说,IC设计,有一个最基础的工作,就是电子属性映射。
当然,IC设计只是其中的一种属性,AI原型,是可以多属性集成的,不止于电路。
因为人@系统,本来就是一个多视角多维度的体系,电信号只是其中一个视角。
总结一下,人@系统——AI原型——IC设计,是一种逻辑——物理链接实现。
IC设计,可能要重新定义一下,是I意识自觉和C感官尺度的映射逻辑设计。
C不止于电路,I也不止于集成,是一种基于单元或者颗粒化属性,意识——实现路径。
可以现有IC设计的思路出发,结合产品思维,开始概念机的设计。
概念机,作为一个执行单元,其实也是IC设计,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实验。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