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科技向善时代,直播能为公益带来什么?

添加星标,不漏精彩

深度科技评论,你的互联网内参

在被誉为“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的《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中,尼尔·波兹曼提出:“每一种技术都既是包袱又是恩赐,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

尽管这本出版于1992年的著作并未瞄准互联网,但却早早地预言了如今技术创新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正以不断加深的垄断程度试图主导社会生活。

这一趋势也正在被互联网企业加以重视。早在2017年,腾讯内部就提出了"Tech for Social Good"。去年初,腾讯正式将这一理念定调为“科技向善”,开启了行业对于技术副作用的反思。

所以何为科技向善,字面似乎并不难懂:善用科技造福人类的同时,努力用科技去解决自身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但纵观整个互联网行业,不仅是在Google将曾经“不作恶”变成过去式以后,将如此取向鲜明的价值观融入愿景的腾讯显得颇为特立独行;而且外界对于腾讯会如何将如此宏大的命题,与自家庞大的业务线加以结合,亦有着一窥其决心的意图。

6月12日,腾讯NOW直播与腾讯公益就联手完成了一次科技向善的落地——“百位公益主播计划”。在历经一个月的筛选后,NOW直播平台的111位青年主播在昨天启动首次公益直播,为10个公益项目进行筹款。

直播过程中,直播间右上角将出现“公益爱心箱”,用户可以直接跳转至该项目在腾讯公益的募捐页面进行捐赠;同时,NOW直播也统一关闭了对公益主播的打赏入口,以保证爱心能实实在在地传达到被捐助者。

基于科技向善的理念,其实能够看出腾讯在其中的思考:即如何利用好聚集起的流量,为直播实现正面引导。要实现这一目标,背后其实有着诸多的先决条件与自我变革。

1

互联网+公益的思想流变

以互联网打破信息不对称的本质而言,与公益的结合自然顺理成章,但尽管如此互联网+公益的思想在过去十余年的进程中依然发生着流变。

梳理腾讯公益的思路,则可以将“公益2.0”与“科技向善”看做两个关键拐点。

所谓“公益2.0”,提出于2010年,背后的理念则是源于Web1.0向Web2.0迈进的过程中,信息的去中心化趋势。

比如,在当时腾讯依托QQ不仅实现了地震消息的及时推送,更通过专题页、爱心图标、QQ空间游戏机制等方式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全民参与公益的积极性。

彼时的技术如同一把万能钥匙,市场乐观地认为只要技术不断精进,便能解决一切问题。

从2018年开始,腾讯便开始了科技向善。高管更在各种场合轮番提及,在去年5月23日于巴黎召开的"Tech for Good Summit"上,更把“科技向善”推向海外。

今年3月,马化腾更以一份《关于加强科技伦理建设、践行科技向善理念的建议》把科技向善带到两会。

不难看出,相较而言科技向善开始正视技术本身。比如其中一个关键词是“理性公益”。

科技唆麻举个例子,腾讯公益曾在去年上线了一个名叫“冷静器”的功能。用户在捐赠前,会以弹窗的形式向用户展示“透明度提示”,让用户了解这一公益项目的立项时间、执行情况等。用户只有点击确认知情后才能继续捐款操作。

科技唆麻认为,这背后的考量其实是,基于个体情绪的冲动型行善往往难以持久。只有发自内心从理性角度与公益行为产生了共情,才有可能将一次性行为转化为持久习惯。

这便是“科技向善”的一次很好诠释:不刻意通过技术手段激发用户冲动提升捐款数字与速度,而是将理性交还与用户,保持一份善意。

此外,腾讯不仅在内部推出了未成年人成长守护平台、腾讯视频护眼实验室、DataVisor、腾讯《较真》辟谣平台,还主导了快手未成年人全方位保护体系、美团青山计划等产品。

而在今年的第二届科技向善论坛上,腾讯更开始将“产业互联网”的思维融入其中,号召从业者们在用技术、用商业化的思维去做产品的时候,也能够建立一个向善的理念,共同用技术造福人类和全社会。

换言之,腾讯的科技向善,至少能找到两条轴:从内部产品到合作伙伴;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2

NOW直播的落地与实践价值

实际上,不只是腾讯的互联网公益思路在变,落地到业务端的玩法也在不断变化。

在2016年,NOW直播就与亚洲明星高尔夫慈善赛合作了全程直播,在巫启贤、李小双、苗侨伟等诸多明星的参与下,直接在直播界面放置“免费午餐”捐赠入口,引起大量社会关注。

不难看出,彼时拉动捐助者热情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仰仗用户与拉近与明星距离的诉求;相较而言,在今年的活动中则完全依靠平台主播的强大号召力,实现了打破圈层的覆盖。

在这一进化过程中,直播不再只是明星流量的放大器,而是真正将解决问题钥匙交还给真正撑起直播平台的主播与用户们。

简而言之,这一次NOW直播的公益计划不只是将“科技向善”理念付诸落地,更重要的是对于过去几年一度被污名化的直播行业的一次有益尝试。为直播的社会效益找到了一个立足点。

而需要指出的是,腾讯一直拥有互联网+公益的“无限手套”,也就是依托于微信与QQ的社交体系。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腾讯公益曾发起一个名为“小朋友画廊”的公益项目。在朋友圈出现短短一天便刷屏无数,影响力更是扩展到微博热搜等平台,最终募得的1500万善款中,绝大部分都是在刷屏当天完成。

这无疑从侧面显示出,社交关系对于公益项目有着极大的赋能力。

3

直播+公益的想象空间

落回到直播这一内容形式本身,在我看来其与公益有着天然的契合。

尽管近几年在公益组织与其机制方面进步良多,但一方面公众囿于公益普及力度不足,参与意识有待增强;另一方面曾经有过诸多公益争议事件,某种程度上使得国人的公益热情变得极为敏感且脆弱。

捐助者本能的怀疑与不信任,实际上会造成公益项目的运营成本不断攀升,挫伤公益的效率。

公益机构需要投入更多成本在宣传、评估环节以建设公信力。但说到底,实际上捐助者在意的不过是“眼见为实”,希望能将善意真正传递给受众。

直播的及时性与可视性,就一定程度上低成本地解决了信任这一环节。通过移动直播,捐助者可以直观地全程参与捐助过程评估捐助效果,提升平台的公信力。

另一方面,直播模式为公益拓宽了想象空间。

直播诞生多年,观看-打赏的商业模式早已成熟,这使引导捐助的教育成本被拉低,在捐助的“转化率”方面能更加理想。

以腾讯的这次活动为例,据官方透露仅首期公益直播共募捐善款就超过3000笔,每小时便有近200笔爱心捐款,其中最高一笔超万元。明秀、崔淼等主播主动捐赠超5000元。

不仅是一场直播动辄数以万计观众能帮助公益项目实现更大面积的传播,围绕主播本身形成的粉丝效应也能更加柔和地实现公益行为的示范效应。

4

总结

在今年的两会上,马化腾曾在发言中提到了这么一个案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腾讯和福建警方合作的"牵挂你"寻人平台,利用腾讯优图人脸识别能力,帮助寻找走失人员。两年来,已经有超过一千个家庭通过这个平台找到了走失的家人。

显然,科技唆麻认为,科技向善的不断加码无疑是一件落到实处的好事。而更重要的是,NOW直播与腾讯公益联手的这一项目只是科技向善的落地的一个案例,以腾讯庞大的产品生态体系而言,无论是产品纵向的跟进还是横向的协同,模式创新的想象空间都相当大。这或许才是好戏的真正开场。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614A0RMOF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