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我们这一代人的危与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公众号Yourseeker(yourseeker2018),作者:曾翔,钛媒体经授权转载。

大概是 18 年中,一些人开始对市场预期感到悲观。一时间 Winter is Coming 的说法甚嚣尘上。最近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大家开始风传:2019 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以及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危机真的会发生吗?为什么大家对此秉持不同判断?危机论容易引发传播的原因是什么?面对危机可能有效的宏观视角和微观操作有哪些?这些是本文希望深入探讨的话题。

深入不同人的处境,也许更容易看到真相

我们先从「体察处境」开始。

大多数人分析问题的时候有个缺陷:他们与当事人的真实处境脱节了,只是站在自己的视角、以过去的经验想当然地推断。

比如当你把这种思路用在投资和思考未来上。

青少年时代是塑造一个人三观的重要阶段,大多数人会在这个时间逐渐形成和补全自己对经济、市场的理解和认知。往后他所有的决策,都很难逃脱这个阶段的影子。

回溯历史,我们可以一窥不同国家和世代的人,在自己的青年时期会形成怎样的经验:

上面这张图有四条曲线,分别代表不同年代出生的美国人和日本人在自己青少年时期亲身感受到的东西:

1970 年出生的美国人,在 13 岁的时候会发现经济在未来 20 年高速增长,股指涨幅超过八倍; 那如果他生于 1950 年呢?摆在面前的是绝望,因为未来 20 年市场将持续萎靡,他无处可去; 同样的故事在日本也一样。仅仅相隔 30 年,一代是地狱,一代是天堂,映入两代人眼前的景象完全不一样。

这些事情会产生什么深刻影响?经历过经济大萧条的人,此生都很难再次信任和看好市场。

有经济学家对此做过严肃研究,他们对人们的投资方式进行了持续几代人的观察,发现不同时代的人愿意承受投资风险的意愿完全不同。而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特定世代经历过不同的繁荣与萧条,他们年轻时所看到的市场对此后的影响极为深刻。

他们最后得出结论:“人们当前的投资信念,取决于过去的市场和实现程度。

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基于大致相同的数据,拥有类似程度的认知,但最终很多人在决策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比如,你眼中的比特币,究竟是下一个「郁金香」,还是下一代「互联网」。

当下的信念取决于过去的经验。大多数人最终会得到什么结果,命运可能早已埋下伏笔。

为什么我们喜欢听容易让人恐慌的预测?

1523 年的伦敦有 12 万居民。

其中五分之一,也就是超过 20000 人,选择在 1524 年 2 月之前逃离这座城市。

但与此同时,这里并没有发生战争和饥荒。

原因其实也简单。在 1523 年的夏天,一群「预言家」警告说,1524 年 2 月 1 日,泰晤士河水面将会上涨,到时整个伦敦将被淹没。

这条预言迅速发酵并引发恐慌。于是一些伦敦人选择到距离城市几英里的帐篷里避难,还有人更谨慎,带着妻子和孩子徒步跋涉到十几英里以外的小村子,躲避这场天灾。

当然,到了 2 月 1 日,这一切都被证伪。

引人深思的是,这种事为什么发生?为什么人们会相信这种毫无征兆的预测?以至于影响到数以万计的人?

体察处境。当时人们的生活是悲惨的,而且普遍对未来充满恐慌。

饥荒和疾病深深印刻在 16 世纪欧洲人的脑海里。那时他们的平均寿命是 32 岁,因为儿童死亡率太高了。当时的一场小病都能轻易带走一条生命,生活对大家来说是一种高风险的赌博。

而这场赌局中唯一的赌注是生命。

当不可损失的赌注和高度的不确定性混合在一起,人们越听从那些蛊惑人心的危险预警,越容易活下去。

这样的故事发生了不止一次,一百多年后,1665 年的伦敦大瘟疫期间,人们再次对所谓「预言家」和狂热分子的谣言充满热情。

这种预测是否合理,在类似情境下其实不太重要。因为如果你当下的世界太过混乱,以至于你无法适从,那么宁信其有反而是理性的。

这就是为什么,当一切平静的时候,人们会理智决策,相信自己;但当事情开始疯狂了,他们蜂拥而入。

从郁金香、南海泡沫、铁路泡沫、互联网泡沫,到如今,我们轻信了 500 年预测,也就有了 500 年的狂热。

那狂热的反面呢?

应对危机的宏观视角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悲观预测的确有其依据。我们无法跳入未来体察当下的处境、从而增强对当下的判断,但回看历史也能找到不少论据。

比如经济增长这件事,的确持续太久了。

从长远视角看,很多国家都有过经济持续增长的经验。但所有增长曲线,也都在不同阶段经历过阵痛期甚至较大回撤。

会有例外吗?凭什么?

每隔一段时间,向后退一步,欣赏我们走了多远,对比别人的步伐,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但或许不必过于悲观,红杉资本在 2008 年次贷危机后有过一次发声,给出了他们的解法和建议。合伙人 Michael Moritz 说:

“Never waste a good recession.(不要浪费一个好的衰退期)”

王兴在饭否上发表了略有不同的看法:

“再三考虑之后,我觉得 good 这个词可以去掉。”

我觉得从一个非常古老的行业——石油业的历史进程可以得到启发。

来看张图,绿线表示油井数量,红线表示石油及天然气工业的工人数量。

15、16 年,随着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大量油井被关闭的同时,美国石油工人数量也随之下降。

但是等到 2016 年中油价开始回暖,大量油井重新被启用的时候,美国石油工人数量却并没有随之上升。

为什么自 2016 年中开始两者的相关性不复存在?

答案是自动化设备的大规模应用。当油价高企,生产商赚得盆满钵满,谁也无心关注所谓的成本和效率,这些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但是等到行业整体陷入危机,他们只得被迫采取行动、削减开支。

使用机器来降低人工成本无疑是最有成效的一种方式,有了自动化设备的帮助,原本需要 20 人才能完成的开采工作,现在只需要 5 个。于是短短几年,22 万个石油工人的岗位消失了。

这是一个技术性失业的故事,通过大规模使用机器,员工成本得以大大削减。与此同时,不可替代性高的人留下来(尽管这是一个少数群体),大多数人找到需要较少技能、但也得到更少薪酬的新工作。于是就业市场持续两极分化。

背后的启发在于,如果行业发展稳健,对于效率和自动化改造自然不敏感;一旦等到行业不景气、成本成为不得不考量的问题,自动化就会迎来切入市场的机遇。

如果经济下行的危机终将来临,如 Amazon Go 的重大革新会首先发生在哪里?我们又能尽早识别和避开哪些潜在风险较大的领域?

应对危机的微观操作:反馈、信号与噪音

普遍来讲,能让人快速成长的有效方式是获取即时反馈,从而不断修正行为。比如拍摄一个运球画面,可以迅速通过镜头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动作;在公开场合讲笑话,大家的反应会立刻传递给你。

在这两个领域,多次获得即时反馈的人会迅速成长,因为它会立刻告诉你自己某个做法究竟是对是错。

但是在另外一些领域,比如医生、农民,他们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确定自己的策略是否奏效。这就会造成:行为与反馈之间的间隔越大,提高这种技能的难度就越大。

更为可怕的是,在投资这个行为和反馈往往间隔几年的领域里,你会源源不断得到无效的反馈,俗称噪音。

对于投资者而言,获得好结果的唯一方法就是耐心等待。因为耐心无法被市场和投机者「套利」。

但耐心是以牺牲反馈数量为代价的:这家公司上季度收入下降,还看好吗?另一家公司的利润波动如此之大,这正常吗?明明没到合适时机但所有人都在入场,要跟进吗?

我们需要反馈,也需要识别反馈过程中的正确信号,排除掉那些错误的噪音。

我觉得有两件事会有帮助:

1)随时记录想法和决策

通过获得反馈来修正行为,将行为与随后的结果及时、紧密、正确地联系起来。由于投资行为和反馈之间会间隔很长时间,记录下决策原因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写 memo,喜欢留存很多历史邮件和消息。

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更客观地将结果与原因联系起来,而不是下意识为自己编造新的原因。

2)研究那些优秀的人的想法、决策和反馈

每个人能够做出的、实际经历的事情一定有限,这决定了他最终只会获得数量不多的反馈。但我们可以研究几十、上百个接收到相同信息的人,通过他们的成功和错误来学习。

研究行业历史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去看头部参与者在那段历史中做出的决策:他们如何思考,如何行动,以及获得了什么样的反馈。(本文参考了 collaborativefund、a wealth of common sense、Medium 等网站。)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www.tmtpost.com/3636657.html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