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我写的
00
前言
其实上一篇关于大数据的文章,我末尾还有一点内容没有讲,但是因为内容本身素材和文章主题略有偏差,所以干脆写单独一篇罢了。
个性化即是去个性化。
01
网络再部落化
传播学里有一个概念就是依照主要传播媒介的不同将人类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语言口述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口语传播时代。在这个历史阶段,人类大多是以部落群居方式生存,因为地理距离与血缘关系十分接近,所以部落人员之间很少存在着秘密。今天谁和谁打架了,明天谁和谁在一起了,种种事件都是以极快的速度在整个部落间传播着。
非荷马本人撰写却流传至今的荷马史诗是口语传播时代的最佳佐证。
第二阶段是以文字印刷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文字传播时代,这个时期,人类开始有了世界的概念。但是由于主要传播媒介是缺少细节与情绪感染的文字和数字,人与人之间也客观存在着巨大的心理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人也很难产生共情。试想一下,就算远在天涯外的某一个国家,某一个人正在遭受苦难,但是仅仅依靠着数据和文字描述,我们又如何对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呢?在那个时代下,人类也曾短暂的拥有过隐私——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保有着个人隐私(解部落化)。
第三阶段也就是现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传播时代,在文字传播时代的“解部落化效应”后再次将整个世界缩小到了一个“全球村”的概念之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互联网再度缩进。在以图片,视频及文字为主体的传播下,人们也开始对素未谋面的人亲近起来。所说的 “在部落化”,即人与人之间距离再次变小且逐渐开始让渡隐私。
02
互联网发展
在互联网刚刚普及,方兴未艾之际,只有少部分的用户跨过了门槛开始使用互联网。而大量的创新性的内容在发展至蓬勃的这个阶段中被创造出来,整个互联网用户群里中的每一个人也都因此收益。而因为这快速,大量且毫不吝啬的分享,也促使更多人开始分享自身的内容。从而进入一个不断创造不断分享的正循环。
但是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与使用网络的门槛的不断降低,更多的人涌进互联网。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如上文所言,正在不断地被压缩。而在现实中陷入“沉默的螺旋”的人们,也在网上发现了与他们观念相同,认知相近的亚文化圈子。
网络上的群体与圈子就好似原始社会的人类部落一般。若说,原始部落以血脉为纽带,而互联网上的部落则是以共同的认知为纽带。
而个中的每个部落也在用着“语义之河”构建着属于自己的语言逻辑,并以此传递类似,相近的认知与价值观。部落中的每一个人也在这重复的力量中不断地加深着某一认知,并自我高潮。
语义之河,即通过共知的某一暗语,名称或词汇引申出只有一部分人知道的含义,并在不断地使用中激发更多的含义。例如KY原指润滑剂,而之后引申含义多指煞风景,格格不入的发言。
在经过足够的重复之后,这部落标签藏于血肉。当再去面对其他思想和观念的对冲,这时就有着一十分明显现象就是,沟通的理解性和接纳性大大降低。
不同观念之间的沟通本质上即在不断地冲击先前构建好的个人意识形态。
而放低现代人的姿态,接纳他人观点,认识到自身认知偏差以重建个人意识的能力却不是先天便拥有的。所以在整体环境部落林立,沟通环境变差,不断冲突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选择放弃痛苦的沟通,将“表达思想的沟通”降低为“愉快的,不引起冲突的聊天”,囿于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圈子,然后不断地保持自我重复与自我高潮。
至此,阶级隔离。
03
大数据个性化
大数据的实际应用大多遵循着某一特定路线。
第一阶段先是辅助产品,即为产品提供支持,辅助市场人员做判断。
第二阶段为创造价值,即数据收集到一定程度,产生一定价值后将数据转为可出售或可直接利用的产品。
而第三,因消费者网络化的不断加强和互联网产品便捷的特性,终究每个人都会被互联网所塑造。
当每一个用户都成了独立的市场,势必网络上接触的所有信息与内容都是被互联网大数据所优化,挑选过。
我们看的广告是我们有需求的,推荐的书是我们之前看过的类型,推荐的节目是猜测我们会喜欢的,推荐认识的人是认知相近,三观相同的。
那么用户其实是被囿于自身的品味与喜好中。
这种现象,其一本身是一种霸权,用户的信息索取应是有着选择权的。企业提供ABCDE类信息,不能因为我更喜欢C类信息也认定我只推荐给我C类信息。一方面限制了我获取信息的自由,另一方面也是默认人的品味是不变的,将用户钉死在了昨天。
第二即是我前文所说的可能会促进新一轮的部落林立和阶级隔离。如果推荐的用户认知和观念是和我接近的,精神领袖也是我推崇的,那么势必会促进新一轮的意识形态固化。面对稍有冲突或相左的观点,其接受能力与理解程度也将会大幅下降。
第三则是从经济的角度展开,个性化和再部落化的内核都是依照用户口味和喜好给他们推荐喜欢的内容,那么从经济角度而言,很有可能造成用户的消费固化,随之而来的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减少。
04
后记
那么,作为2018的新时代网络公民,
与其为了姿态而保持高姿态,还不如为了new shit放低姿态。毕竟谁也不确定接下来的十分钟,是一场感触良多的沟通讨论,还是一场毫无价值的无脑骂脏。
保持新鲜与兴趣,放弃政治正确吧。都2018了,已经没有什么正确是正确的了,马也都长了鹿角。别相信正确是绝对正确的了,那只不过是一场大型刻奇。感兴趣,敢探讨,感发声,用脑子好好想想总归不会是什么错事。
保持风格成谜。还在看2017年度报告吗?2018了,把昨天的自己推开,毕竟还有一亿个自己在明天选择,be cool :)
一个自说自话的公众号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