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电为了省力省事,加智能为了省脑省时,其实都是“工具”。智能的目标就在于此,当然,“加电”是前提。
扇子加电就成了电风扇,打开开关,就有了持续的风;窗帘加电就成了电动窗帘,轻拽一下或按键,就可以操作到位。
空调加了智能,你可以忘了它的存在,它会自动地给你一个适宜的室内温度——有人在就启动,没人在就关闭,室外温度更高就调低温度,睡觉的时候就调高温度。更有甚者,跟随房间里人数增加,它还会自动逐渐调低温度。
对每个人来说,大脑是有限的资源,时间是不可逆的资源,因此智能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智能家居是智能的应用场景之一。那么我们就从分析“场景”这一概念入手,来更好地理解智能家居是如何省脑省时的。
场景,是环境实时参数和人体舒适参数的比较值,被固化为可以一键或自动完成的多电器执行的组合动作,以实现环境实时参数=人体舒适参数。
举个例子:男主经常很晚回家,那智能家居的“回家场景”就应该是二个。一个是“正常回家”,其电器的相关动作为:门厅和通往客厅通道的灯点亮,客厅灯点亮为正常起居的亮度(只有在晚上才执行此动作),客厅及周边的空调和新风系统依据测量的实时数据和环境舒适数据的差值选择启动或不启动。另一个“夜间回家”则是:主卧室单侧台灯低亮度打开,通往主卧室通道的灯点亮,10分钟后自动依次关闭。同样是回家场景,针对不同的生活状态和不同的使用者,赋予了不同电器的不同执行动作。如此每天进入家门时,既不用考虑光线,也不用顾及温度和空气的质量。只需按一键,省脑省时了吧?
这个“场景”中环境的实时数据不是被人感知到的,而来自于专业设备。有了它的正确数据,开与关,高与低的控制才能准时准确。这恰恰是智能家居的重要作用——你不用“费脑”去了解各项与家庭环境相关准确的“实时数据”和正确的“舒适数据”。交给专业的设备去探测,交给专业电器去执行,交给专业人员去一一对应出“场景”。省脑省时又享受了吧?
当然,目前大众应用级的智能还不能完美到全部自动运行,还需要人的参与。它的发展和普及有赖于科技的进步,大数据的应用,AI的发展进程。因此智能的发展,是从半自动(操作简化)逐渐走向全自动,从“省脑”到“更省脑”的过程。假如在面部识别技术足够普及的未来,与时间参数结合之后,就可以自动细化地完成每个人的“正常回家”和“夜间回家”,这就全自动了,就更“省脑”了。
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如同电的发展历程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适合业态发展方向,满足稳定使用条件,跟紧时代脚步,才能适应未来。
昨天在香山公园门口,看到一对乞食的夫妻,竟然在化缘钵上,悬挂了二维码的标牌。今天又在锻炼的途中,看到一个年轻的速递员在教授一个年龄大一些的快递员使用丰巢智能快递柜。无论是与时俱进,还是无奈跟进,都是被时代裹挟着前行。反思一下,难道又提高生活品质,又节省了有限的脑力和时间,同时还紧跟了时代的步伐,“三全其美”的智能家居不该尝试吗?
当然,智能家居不一定从系统开始,也可以从智能单品开始。智能家居不仅只有一条通道,更多地使用智能电器,也是通道之一。只有在使用中,逐步理解了智能的“省脑省时”,才能进一步寻找更“省脑省时”的智能。
我们应该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开始。比如,老人经常忘了吃药,一个智能音箱就可以每天定时提醒。再比如,每天睡到半夜都要开关空调,一个智能空调网关就可以解决全家人不同的调温要求。
现在,花点钱就可以得到享受,还省脑省时,何乐而不为?
想想不久的未来,物联网如同今天的手机一样被普及了,不会用不觉得后怕吗?
生活的逻辑同样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同持续使用按键手机的人,直接操作智能手机是会“摸不着头脑”的。同样,如果没有任何基础,想通过一本书理解区块链也是不现实的。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