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选择人工耳蜗时,一个容易忽视却至关重要的考量:MRI兼容性

如果您或家人正在考虑植入人工耳蜗,在忙于比较各种品牌、型号的性能参数时,还有个关键问题也一定要考虑,那就是人工耳蜗与核磁共振的兼容性。

第一次了解到人工耳蜗用户做MRI检查的这个信息,还是2020年。那时我们在做一个人工耳蜗的最新科技和发展趋势专题采访,走访了海南博鳌超级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等,采访了数位行业专家和临床医生。那时的人工耳蜗市场还没有如今这般选择多样,还在满足基本的聆听需求层面,对外形美观度、蓝牙直连便捷性,甚至全身健康相关的MRI兼容性在国内都还没有被重视。

如今,5年的发展,国内人工耳蜗市场早已日新月异。加上医保、集采等利好政策落地,越来越多听障人士有望借助人工耳蜗重获听力,很多前瞻性的高端技术产品也得以被更多用户选择,越来越普及。

本文将系统性地从MRI兼容性角度出发,为大家梳理当前主流人工耳蜗的技术进展,并提示作为用户所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

先说说核磁共振(MRI)

MRI是现代医学诊断中不可或缺的利器,用于精准检查大脑、脊柱、关节等重要部位。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几个月的婴幼儿,我们的一生中难免会需要做MRI检查。

人工耳蜗与核磁共振有什么冲突?

MRI设备会产生强大的磁场,而人工耳蜗植入体内含有一块固定磁铁。一般来讲,体内具有铁磁性置入物的患者是不适合接受MRI检查的,其风险包括:

1

强力磁场可能造成疼痛;

2

磁铁移动或突出;

3

植入体移动以及磁铁消磁,如消磁则需更换磁铁甚至更换植入体;

4

射频脉冲可能引起电极升温、射频线圈干扰以及植入体电路损坏。

因此,人工耳蜗植入者行MRI检查是否安全,即人工耳蜗与MRI 兼容性问题是患者选择人工耳蜗设备时必须考虑的问题[1]

如何解决?

在过去,人工耳蜗植入者若需进行核磁共振(MRI)检查,确实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解决方案包括通过外科手术取出植入体中的磁铁,待检查完成后再行手术放回;或在低场强(如1.5T)MRI中通过加压包扎、局部麻醉、固定头部角度等方式尽可能减少磁体干扰。

且不论两次手术所带来的身体痛苦、创伤及感染风险,仅时间消耗、精力投入以及听力中断等实际困难,就足以让许多植入者对MRI检查望而却步。然而,MRI又是诊断脑部、心血管、神经和关节等疾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兼容性难题因此成为许多人工耳蜗用户长期的隐忧。

所幸,科技始终致力于解决用户的真实痛点。如今,MRI兼容性已成为各大人工耳蜗品牌研发的重要方向与产品关键竞争力之一。

当下进口主流品牌的MRI兼容性

注:以上信息基于企业公开资料整理,仅用于科普,不代表任何商业属性,具体兼容性请以最新产品说明书和临床数据为准。

我们普通用户

应该从哪些维度去考量?

维度一:兼容的磁场强度——决定您的检查门槛

医院常见的MRI设备主要有1.5T和3.0T两种,3.0T能提供更清晰的图像,是诊断神经系统、关节等精细病变的主流和未来趋势。因此,兼容的场强越高,意味着您未来面对各类疾病检查时的选择范围越广,不受限制。

如上表所示,目前三个进口品牌均有相应产品全面兼容1.5T和3.0T场强,消除了因场强限制而无法进行最佳检查的后顾之忧,让您能平等地享有最先进的医疗诊断资源。其中AB人工耳蜗的Ultra 3D植入体也是较早将此技术应用于临床产品的厂家,并经过严苛的可靠性测试。

维度二:对身体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安全性与创伤

关注几方面:1.手术创伤风险:取出/放入磁铁的手术本身有感染、创伤等风险;避免反复手术,减少心里压力与手术伤口不适,及伤口感染风险;术后需等待伤口愈合才能重新植入磁体,导致听力中断,增加心里压力及影响日常生活。2.扫描中的安全:磁铁是否可能因磁场吸引而移位、扭转,或因射频能量产生过热(灼热感)。提高检查舒适度,减少因扭矩产生的疼痛与不适。

虽然很多品牌产品都宣传可以做核磁检查,但是要注意鉴别选择“真无创”的产品方案,他们可以做到无需任何外科手术来处置磁铁。传统解决方案即使兼容,也往往需要用厚厚的绷带对头部进行加压包扎,并要求您在扫描过程中保持头部绝对静止,或者不能超过一定的夹角,整个过程可能伴有压迫感和焦虑感。

AB人工耳蜗Ultra 3D植入体,其免手术、免包扎的设计不仅无创,也彻底避免了因磁铁受吸引而导致的潜在疼痛和组织损伤风险。其设计经过严格测试,使得在MRI扫描过程中的热效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仅如此,Ultra 3D植入体创新之处在于其磁铁可在三维空间自由旋转,自动顺应磁场。

这意味着您只需在进入检查室前,像日常一样摘下外部处理器,检查结束后立即重新佩戴即可,整个过程无缝衔接,节省了大量时间、金钱并避免了身心痛苦。

维度三:长期使用的可靠性——给予您终身保障

一款植入体要陪伴您数十年。您需要确保它不仅第一次做MRI没问题,即使在多年后、因疾病需要多次进行MRI检查时,其性能依然稳定,磁铁不会消磁或损坏。

根据高可靠性测试报告,AB人工耳蜗Ultra 3D植入体经过200次3.0T MRI扫描后,磁体组件仍保持完好功能。模拟150年重度使用,以及1,182,500次旋转循环后(相当于超过320年的使用损耗),平均磁矩保持0.146 A·m²(标准差±0.0004 A·m²),完全符合制造规格。

人工耳蜗是“一次选择,终身考量”,其特殊性就要求我们要做更全面、长远的考察。选择人工耳蜗,不仅是选择听见世界,也是选择一种无忧的生活方式。希望您在比较价格、性能的同时,也能将MRI兼容性这个“未来的保险”纳入考量范围,做出一个让自己安心、让家人放心的明智决定。我们也将持续关注人工耳蜗前沿科技及更多临床应用,和大家分享探讨。

参考文献:

[1]邢奋丽,曹克利 .人工耳蜗与 MRI 兼容性的研究进展[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4(5):307-308.

声明:本文仅做科普,内容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及用户阅读或参考使用。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不可代替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诊。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4zkUUixnworuIFkrLIyEZa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