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长沙举行。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李宇明教授作为平行论坛中方总主持人应邀出席大会,并作了题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的理念与实践》的报告。
李宇明教授指出,语言是一种社会资源,是近些年来才得到社会认可和重视的资源。中国在历史上也比较重视对语言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和继承。但是,真正理性地认识到语言的资源意义,特别是把语言资源作为国家语言规划的重要理念,并在国家层面、在全国范围采取语言资源保护行动,还是十几年来的事情。
他指出语言资源包括三类:1.口头语言资源;2.书面语言资源;3.语言知识、语言技术、语言艺术等语言衍生资源。语言资源理念下的“语言”,并不只是个“符号系统”,而更是个“知识系统”,语言保护不只是记录、保护语言符号,而是记录、保护人类的语言知识体系。就语言的文化资源视角来看,语言保护其实包含三个层次。其一是“语言保存”,即通过书面方式和录音录像方式,将语言记录下来,建库保存下来。当前学者进行的多是语言保存层面的工作。其二是“语言保育”,是通过各种措施来延长语言生命、维护语言活力。这类保育工作,人类社会也在做不同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三是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即对语言保存、语言保育的成果进一步开发,获取语言保护的“红利”。
他强调社会正在向“智能时代”迈进,人工智能是智能时代最主要的技术力量。无论从文化视角还是从人工智能的视角来看待语言资源,对语言资源的认识都需要加强,语言资源的保护需要人类社会的合作,包括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国际组织的合作,不同社会部门和不同学科的合作。为了保证这种合作的开展,需要制定一系列国际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工作标准。
原载于: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微信公众号
—END—
文/ 李宇明
编辑/ 程永艳 徐骋
记住乡音乡韵,留下乡愁乡情
保护语言资源,传承中华文明
方言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