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东风着陆场。图:视觉中国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1月5日宣布,原定于当天返回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因疑似遭到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与风险评估,为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神舟二十号乘组由陈冬、陈中瑞和王杰三位航天员组成,自2025年4月25日发射升空以来,已完成59项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这是神舟系列任务中首次因太空碎片问题导致任务延期。这不仅引发人们的疑问,什么样的“微小碎片”,能阻挡载人飞船的归途?
什么是空间碎片
所谓空间碎片(又称轨道碎片),指的是人类活动在地球轨道上遗留的所有失去使用价值的人工物体,包括失效卫星、火箭运载器的级段、整流罩、以及曾经用于任务的工具或结构件。联合国外层空间和平利用委员会(下称“外空委”)将“空间碎片”定义为所有处于地球轨道上或正在重返大气层的、由人造而非自然形成的物体、其功能已终止。
一枚火箭完成发射使命、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后,它分离的助推器、整流罩残段、连接螺栓、适配器和少量残余推进剂罐,都会留在太空。这些看似无害的部件进入轨道后,因热胀冷缩、燃料蒸发、撞击振动等因素,可能在数月或数年后发生解体。每一次轻微爆裂,都会产生上千枚尺寸在毫米至厘米级的碎片,这些碎片沿原轨道散开,以每秒七八公里的速度环绕地球飞行。
火箭的外层涂料与绝热材料也会在长时间的辐射和温度循环中逐渐剥落。脱落的漆片、薄膜和金属粉末,以及工具表面遗落的螺栓或螺母,因为在高速运行而具备巨大的动能,撞击能量可比拟地球上数百公斤级物体高速撞击,可以划破航天器外壳、损伤太阳能帆板或光学镜面。
……
获取完整内容
特别声明 财新mini由财新传媒出品。财新mini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欢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