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疲劳断口的宏观特征

宏观上,典型的疲劳断口由疲劳源区、疲劳裂纹稳定扩展区和快速断裂区(又称为瞬时断裂区)三部分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

疲劳源区(Fatigue Initiation Zone)

疲劳源区是疲劳裂纹萌生的区域,一般通过宏观观察就可以确定其位置。疲劳源区一般在试样或零部件的表面或次表面,多分布在构件的缺口、尖角、表面划伤、夹杂物或加工缺陷处;如果材料内部有严重的不连续性缺陷,疲劳源也可能在材料内部。

疲劳源区是最早形成的断口,而且该区裂纹扩展速率缓慢,裂纹反复张开闭合,引起对偶断口表面的相互摩擦,因此一般比较平整光滑。最终可能会在断口上呈现为一个或多个 “亮点” 或 “亮区”,肉眼观察非常明显。

一般情况下,疲劳断口只有一个主疲劳源,当构件存在多个严重应力集中点时,也可能出现多个疲劳源,最终形成 “多源扩展” 的断口形态。当作用在零部件上的交变载荷较低,或疲劳在平滑的表面上萌生时,一般只有一个疲劳源;当交变载荷较高,或在应力集中部位萌生裂纹时,往往出现多个疲劳源。低周疲劳的断口上经常有多个疲劳源区。多个疲劳源可能不在一个平面上,会扩展连接形成台阶,因而断口表面比较粗糙。一般来说,疲劳源的数目越多,说明交变载荷越大,应力集中位置越多或应力集中系数越大。

疲劳裂纹扩展区(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Zone)

疲劳裂纹扩展区是疲劳裂纹在循环应力作用下稳定扩展形成的区域,此区域会出现疲劳弧线,这是金属疲劳断口最基本的宏观形貌特征。

疲劳弧线是在疲劳裂纹稳定扩展阶段形成的,与裂纹扩展方向垂直的弧形线,是疲劳裂纹瞬时前沿线的宏观塑性变形痕迹。用肉眼观察,看起来很像贝壳或海滩上的纹路(花样),因此又称为贝壳状花样或海滩花样。

虽然疲劳弧线是疲劳断口的宏观基本特征和主要依据,但并不是所有的疲劳断口上都会有疲劳弧线出现。当外载荷变化不大、材质均匀等情况下,疲劳弧线就可能很少或几乎没有。

瞬时断裂区(Final Fracture Zone)

当疲劳裂纹达到临界尺寸时,试样或零部件会发生瞬时断裂,形成瞬时断裂区,简称为瞬断区。该区域的断口宏观形貌与静载断裂的断口形貌基本一致。韧性材料瞬断区断口一般为剪切斜断口,断口表面为暗灰粗糙的纤维状;脆性材料瞬断区断口一般为平断口,断口表面呈结晶状或放射状。

一般说来,疲劳断口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广义上属于脆性断口;但是需要注意,疲劳断裂和脆性断裂是两种不同的断裂模式。

疲劳断裂和脆性断裂

疲劳断裂是材料在反复加载和卸载的过程中,由于应力循环导致的微小裂纹逐渐扩展,最终导致材料的断裂。这种断裂通常发生在材料的屈服强度以下,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最终的断裂特征往往表现出脆性断裂的特征。所以,疲劳断裂的最终结果通常是脆性的。

脆性断裂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几乎没有塑性变形就发生的断裂。这种断裂通常发生在材料的强度极限以上,且断裂过程非常迅速,即裂纹扩展速度很快。

总结来说,疲劳断裂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而脆性断裂则是瞬时发生的。两者在断裂机制和特征上有明显的区别。

凯视迈(KathMatic)是国产优质品牌,推出的KC系列多功能精密测量显微镜,可非接触、高精度地获取样品表面的微观形貌,生成基于高度的彩色三维点云,全程以数据图形化的方式进行显示、处理、测量、分析。

KC系列三合一精测显微镜现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新型材料研究、精密工程技术等基石研究领域。相比于同类产品,其主要特点在于:

1、更宽的成像范围:可测量的样品平面尺寸覆盖微米级~米级,无需为调整成像范围而频繁更换镜头倍率或采用图像拼接。

2、更快的测试速度:已从底层优化测试流程,新一代高效测试仅需两步⸺样品放置与视觉选区,KC自动完成后续测试。

3、更强大的分析功能:三维显示、数据优化、尺寸测量、统计分析、源数据导出微观形貌分析功能迎来大幅提升。

4、更稳定的测试表现:即便样品颜色、材质、反射率、表面斜率及环境温度存在明显差异,也可保证重复测试的稳定性。

欢迎私信或留言咨询~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56iPnsZjQjewFZoOUyqLB1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