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八届进博会临近,国家会展中心 “四叶草” 周边的舆论热度持续攀升。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3200 多家参展企业齐聚于此,不仅带来了全球顶尖的创新产品与技术,更置身于一个信息高度密集、传播速度极快的舆情场域。在这样的背景下,舆情监测对参展企业而言,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辅助手段,而是关乎企业参展成效、品牌形象乃至长期发展的关键支撑。
舆情监测是参展企业精准 “捕捉” 市场声音的 “雷达”,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潜在舆情。进博会期间,各类信息通过社交平台、新闻媒体、行业论坛等渠道快速扩散,既有对企业创新产品的赞誉,也可能潜藏着消费者疑问、行业质疑等隐性舆情。
以美妆行业为例,欧莱雅此前携 25 个品牌亮相进博会,其巴黎卡诗防脱护理与欧莱雅野王防晒的专利科技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若企业借助舆情监测工具,不仅能实时掌握正面讨论的热度与传播路径,还能及时发现部分网友对产品适用肤质、使用效果的疑问。这些看似微小的声音,若未被及时察觉,可能会在传播中逐渐发酵,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同样,在科技装备领域,GE Vernova 的 100% 燃氢燃机模型亮相时,舆情监测可帮助企业捕捉行业内对 “5 分钟满功率运行” 特性的技术探讨,以及潜在客户对产品应用场景、合作模式的关注,为企业后续的市场拓展提供精准方向。
当舆情出现时,舆情监测能为企业快速处理舆情提供数据支撑与策略指引,避免舆情危机扩大。进博会期间,企业面临的舆情复杂多样,可能是产品信息表述不清引发的误解,也可能是突发状况导致的负面评价。
此时,高效的舆情监测能帮助企业第一时间掌握舆情发展态势,包括舆情发源地、传播平台、核心观点、参与人群等关键信息。例如,若某参展企业的医疗设备在展示过程中,有网友对其安全性提出质疑并在网络上传播,舆情监测系统可迅速定位相关言论,分析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企业依据这些数据,能快速制定应对方案: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设备检测报告、邀请专家进行专业解读、与质疑网友进行一对一沟通,及时澄清误解,遏制负面舆情扩散。
反之,若企业缺乏舆情监测意识,未能及时发现负面舆情,待舆情大规模爆发后再仓促应对,不仅会增加处理难度,还可能对品牌形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长期来看,舆情监测还是参展企业树立正面形象、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助力。通过持续的舆情监测,企业能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与消费者偏好,进而优化产品与服务,形成 “监测 - 反馈 - 改进 - 再监测” 的良性循环。花王、汉斯希尔等进博会 “全勤生”,正是借助舆情监测,敏锐捕捉到中国市场对本土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汉斯希尔通过监测发现,舆论对其从 36 平方米展台到宁波生产线的成长轨迹高度关注,便顺势加强相关宣传,将自身发展故事打造成 “进博溢出效应典范”,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
此外,企业还可通过舆情监测,筛选出正面的用户评价、媒体报道,将其整合为品牌宣传素材,通过官方账号、合作媒体等渠道广泛传播,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正面认知,逐步树立起专业、可靠的企业形象。
在进博会这一全球瞩目的平台上,参展企业既是创新成果的展示者,也是品牌形象的塑造者。舆情监测如同企业的 “智慧大脑”,帮助企业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洞察先机、化解危机、赢得口碑。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舆情监测将更加精准、高效,成为参展企业在进博会上脱颖而出、实现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