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答对这三道题,说明你真的懂专利预审和优审!

想快点拿到专利权,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看优审预审哪个条件能满足就走哪个?同时满足优选预审?

如果真是这样,可能你并没搞懂它们。

不妨试试这三道题,做个验证?

(TIPS:答案在下文)

Q1:预审和优审除了加速时间和申请条件差异外,你知道最核心的区别是什么吗?

Q2:如果预审要你缩小保护范围才允许通过,但你觉得原本权要的范围也有争辩余地,这时该怎么选?

Q3:预审总是试试无妨吗?在什么情况下要尽量避免预审?

Q1:预审和优审除了加速时间和申请条件差异外,你知道最核心的区别是什么吗?

先看看除了加速时间和申请条件,还有什么区别。

首先,是流程上。预审是正式申请的前置程序,优审是正式申请的中间程序。

预审流程:

向国知局正式提交专利申请前,先向当地预审中心请求预审;再拿预审通过的申请递交国知局,正式审查就会加速。

优审程序:

向国知局递交申请后,具备开始实质审查的条件时提出优审请求,通过后实质审查即可加速。

其次,是审查内容上。

预审会对申请文件本身进行审查,包括,新颖性(部分预审中心)、创造性(部分预审中心)、撰写质量(支撑问题、形式错误等),而优审不会。

这正是最核心区别。走预审可能出现,申请人为了通过而去调整申请文件(比如,缩小范围解决新创性问题等)。说的更直接一些,走预审可能是以牺牲保护范围为代价

Q2:如果预审要你缩小保护范围才允许通过,但你觉得原本权要的范围也有争辩余地,这时该怎么选?

这里的取舍,实际上取决于申请目的是什么。

以“快速授权”为目的

直接接受预审意见缩小权要的保护范围,以顺利进入快速审查通道,尽快获得授权。

以“产品保护”为目的

第一种选择:

直接走普通申请。从近几年的预审情况来看,在预审实质审查阶段提的一些修改意见并非都准确,如果直接由实质审查阶段的审查员来审,可能根本不会有这样审查结果。所以,预审阶段的很多修改并不是一定必要的,有些范围的牺牲也根本没意义,反而会削弱专利价值

第二种选择:

如果满足优审的加速条件,放弃预审,并在具备实审条件时提优审请求。

两者都想兼顾怎么办

在预审中接受缩小保护范围的建议,先快速拿下授权,后续再通过分案申请去争取更大范围的保护。

Q3:预审总是试试无妨吗?在什么情况下要尽量避免预审?

明白了上述要点,大概就会明白,比较好的做法是先争取通过预审,但如果预审情况不符合预期(通不过,或者是不愿意按预审要求修改权利要求范围),仍然可以继续再争取优审。

但这种“试试无妨”的做法并不总是对的。

这个关键点是,提交预审并不意味着提交申请,这时是拿不到申请日的。

预审存在审查和答复,整个阶段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会拖延申请日。对于需要抢占申请日的紧急案件来说(比如,产品马上上市,或者了解到竞对也在做类似技术专利布局等),这种“试试无妨”的做法,弊是大于利的。

更多的话

以上三个问题,你答对了吗?

对专利预审和优审,你是否还有其他疑问,希望我们进一步展开讲解?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们!

推荐文章:

中国专利答审 | 快速了解审查流程,看这一篇就够了!

预审未通过,还有必要递交正式专利申请吗?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iYYv_SHY6T98ww3shNnEJF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