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司南:专注环卫市场化
当下,“口号响、实操难、成本高、效果差”等问题让垃圾分类工作面临诸多困扰。我国垃圾分类行业发展,究竟路在何方?到底有没有一种适合的模式值得推广?下面,通过实际案例,近距离观察盐城市城南新区是如何通过“按量补贴”探索垃圾分类推进路径?
环境司南
作者来源:作者 云境
用数据话说
“按量补贴、以效付费”——盐城市垃圾分类经验分享
1、按量考核 将垃圾分类减量落到实处
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市场还不太不成熟,顶层设计不完善、配套监管制度不明晰,直接导致“成本高、乱指挥、效果差”等现象出现,因此垃圾分类如何进行一定要选择对方向。
在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海滨看来,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可以笼统的分为社会化和专业化两大类。社会化是指全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单位及每个人都进行的垃圾分类;专业化是指利用专业人员、专有技术和专用设备进行垃圾分类,两者结合才能加速推进垃圾分类。实行双轨并行策略,政企社协力共进,才能做好垃圾分类。
2016年12月1日,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随后,盐城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明确由盐城市城管局牵头负责开展全市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专项行动,并出台了相关的配套实施文件,城南新区也随之行动起来。
谈及垃圾分类,负责盐城市城南新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分类办主任熊兆奎表示:“垃圾分类项目正式实施前,我们组织人员去了不少地方进行了考察调研。总的来说,垃圾分类的模式各异,五花八门,有的显效,有的就是花架子没啥效果。通过调研和深入的讨论研究思考,我们一致认为,既然要做垃圾分类,那就一定要把“量”给减下来,这就是我们确定的分类目标:减量!”
2017年6月,城南新区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由浙江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全区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第三方公司也确定了,那怎样才能真正的减量呢?光在小区摆几个分类回收箱,这样的话,“减量”就太随机和随意了。因此,我们经过认真的考虑和谋划,决定采用“按量补贴”的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倒逼第三方公司主动作为,让分类减量真正落到实处。”
所谓“按量补贴”,就是政府根据回收公司的回收量给予的补贴。在这种模式下,回收公司要想获得政府补贴,只能通过提高回收量(垃圾减量数量)来保证。“在分类回收箱、车辆、中转场地以及人员的投放上,要求由中标的第三方公司自行投入。这样的话,一方面,政府没有了前期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运营企业要收回前期投资和维持日后运营,必然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力度,通过再次贩售和政府给予的补贴获得收入,是正向的促进过程,保证了项目的可持续性;再者,前期投入大,也筛除了一些投机企业参与,避免了后期项目实施失败的风险。”
浙江联运环境是城南新区三标段和四标段的运营企业。据联运环境项目经理张雪锋介绍,联运环境依照项目要求,投资建立了两座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中转站,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由办公区、中转区和称重区三部分组成,覆盖115个小区、36个机关单位、20个营业网点的可回收垃圾转运工作,日均处理可回收物10吨左右。
同时,在城南新区投放分类果壳箱900余处,设置垃圾分类回收设施151处,安装智能设备75套,配备专业服务人员80多名,这些都是由企业自行投资的,项目实施一年来,在城南新区115个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中共回收可回收物3100多吨,分类减量效果显著。这个费用中,财政补贴支出占比并不高。
(城南新区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中转站)
2、智能化设备为主 人工辅助运营保证减量效果
该怎么衡量减量成效呢?经过调研评估,城南新区决定采用智能化分类回收设备和垃圾分类数据云平台。
“政府对企业是“按量补贴”的,“量”的确定必须是准确可靠的。这就需要软件计量,不能依靠运营企业手工报数。智能化分类回收箱就能做到准确计量,而且不能作假,这就保证了政府的补贴不会被套骗。”
作为运营企业,浙江联运环境采用的智能设备是其自行研发,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做到回收量数据的实时统计上传。数据管理功能强大,不仅可以提供日常的统计报表,前端居民如果投放异常,后台就可以实时发出报警,现场巡检人员就可以及时进行查看。而且,不但运营企业可以查询相关数据,了解前端回收情况,城管部门也可以通过云端对相关数据进行监控、查询和反馈,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
“我们更愿意选择有担当,有实力的企业来运营我们的垃圾分类项目。”熊主任说,“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我们了解到浙江联运环境作为专业化上市公司,拥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和重视自身的品牌形象,一方面具有丰富的垃圾分类运营经验,另一方面集产品研发、设备生产、软硬件开发和运营服务于一体,我们相信交给这样的企业来运营可以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
浙江联运项目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因为小区居民每家可回收垃圾单次投放量不高,人工实际回收成本在600-700元/吨,并且逐年提高,而智能设备回收成本则按一年期折旧,相当于人工1.2-1.5倍,但六年期折旧(含配件更换)的成本仅相当于人工回收成本的三分之一。因此,经过一段时间项目运营实践,最终将项目运营中人工和智能化设备的运营回收成本比例控制在30%和70%左右,然后通过智能电子秤等产品进行灵活辅助收运,同时广泛开展小区垃圾分类宣传推广,既方便居民的日常投放,带动居民的投放热情,也减少了成本投入,提高垃圾分类的效果。最终,再经过项目运营管理的优化调整,盐城目前确立了以“设备为主、人工为辅”的运营模式。
在项目现场,居民陆陆续续在智能可回收物投放箱进行可回收物投放,小到几个矿泉水瓶,大到十几二十公斤的纸板,都能够很顺利的投放。现场投放可回收物的居民普遍认为:“自从小区摆放了智能垃圾回收设备后,投放方便了许多。”原来收破烂的时来时不来,到后来更是越来越少了,居民现在打电话给收破烂的,得到的答复经常是没空,因为他们嫌数量较少而不愿上门,有的收破烂的在称重的时候还有“猫腻”,重量相差很大。现在有了智能回收设备,出去散步时顺手就能丢,而且数据联网,实时监控,更加真实和公平。以前楼里面都是纸箱废品,现在基本上都看不到了,大大降低了居民生活区的消防隐患,改善了环境。
(智能设备与人工辅助相结合进行可回收物投放)
3、政府主导 企业配合 绝不做甩手掌柜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的面很广,也很复杂,实施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意想不到的难题。
“项目实施前期,我们也参与了,真心体验了第三方企业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首先,物业公司这关就不好过,不经过他们同意,分类箱都摆不进小区。我们政府参与都还这样,可想而知,如果让企业独自去实施垃圾分类,该有有多难!” 熊兆奎说。
城南新区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过程中,类似设备点位、设备接电等问题而受到居民和物业阻扰的现象不断涌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南新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垃圾分类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组织领导,并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到城南新区的年度工作计划和行政效能考核体系中,每周召开街道垃圾分类工作专题会议,定期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各社区书记作为本社区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落实辖区内垃圾分类各项目标任务,确保本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强化考核机制,通过建立垃圾分类小区考核制度,形成街道考核社区,社区考核物业的有序机制,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这些制度都是跟年底的考核挂钩的,倒逼各方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形成合力,否则就会形成我们城管部门是唯一实施责任主体,而其他各个部门都在看热闹的局面。”
可以说,目前城南新区能够积极有序的进行垃圾分类工作,离不开相关部门务实配合的工作态度。城南新区城管部门承担起垃圾分类主导作用的责任,积极进行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履行垃圾分类主管部门的职责,不做甩手掌柜,同时相关部门深入一线现场,大力支持企业垃圾分类工作,简化相关的办事程序,通过组织运营企业周例会,提出相关不足,协助企业解决问题,加速推进垃圾分类。
“通过一年多的项目实施,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政府要起主导作用,不能做甩手掌柜,把企业引进来后就不管了。好歹政府手里有行政执法权,还可以各政府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如果是企业,他们没有这些手段,弄不好项目就要烂尾。为了做好垃圾分类,我们与企业密切配合,365天全年无休。”熊兆奎感慨道,“我们为运营企业清除垃圾分类过程中的一些阻碍,运营企业才能更好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这个项目才能实施成功。”
(台账制度让每一笔投放都清楚可见)
4、落实设施建设是前提条件
事实上,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减量工作带有半市场半公益的特点。就目前来看,传统的市场化的回收渠道已经不再回收低值的废弃物。如果没有企业参与,这些低值废弃物势必会因无法回收而归类于垃圾,同时,小区单次回收量低,而政府的回收补贴有一定的合理和必需性,否则就没有企业愿意亏本回收低值品。
一方面前端减量,另一方面末端的处理也不容忽视。
下一步,城南新区将加快推动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把餐厨垃圾也纳入分类,实行干湿两分。并且,盐城市正积极推进静脉产业园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厂、填埋场、餐厨垃圾处理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等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总之,能资源化回收利用的就回收利用,没有任何价值的就填埋或焚烧,最终实现废弃物各有安身之处,达到资源循环的闭环。
环境司南基于环卫数据监测与研究,为北京环境、中信产业基金、启迪桑德、中联重科、福建龙马等政府部门及知名环卫投资运营企业提供数据支持服务……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