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海淀区一块试验田,扩展到现如今一区多园,中关村已经从北京走向全国,拥抱世界;40年,从追赶到引领,中关村的故事,是改革开放的缩影。北京新闻广播推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未来已来,中关村故事》。
第三集
《下一站,人工智能》
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起家,曾经是软件、互联网产业异军突起,现如今,中关村新技术的触角不断延伸,探索更多高精尖领域。被称为下一代“技术革命核心”的“人工智能”正在蹒跚起步。
小小的白色音箱“小i同学”在语音指令下还能播报新闻、天气,后来干脆背起了菜谱,讲起了冷笑话,围观人七嘴八舌的指令,似乎并没有把它的头脑弄乱,中关村企业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丁香介绍说:
相当于给这个产品加上了一个耳朵,能让它听得清我们人说的话。目前是美国做的比较靠前,但是中国肯定也是在追赶这个方向,我的老板的意思就是希望未来机器语言以后是是中文语。
这种智能音箱,其实是人工智能的雏形应用之一,深知无限人工智能研究院董事长张寒燕解释说:
你说,你吃饭了吗?它说,我吃了。你再往下聊,它就傻了,为什么?因为它的语言构造的深度不够,就是我们离那个AI的那个世界还有点距离,我们需要把AI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好。
让机器学会人类的语言文字并且根据指令做出应对,背后的功夫可不是那么简单。比如打败了柯洁的围棋机器人AlphaGo,他就是学习了大量的人类棋谱,最终变成了棋坛高手,因此在中关村,大数据、语音交互、人工智能等各类研究机构和企业正在做的是我们看不见的工作:
这些数据都标注好它是什么关系,最原始的工作是最让你们看不起的工作,最浪费的最土的工作,做完它才能突飞猛进!
张寒燕指着一块密密麻麻不断滚动着文字和数字的大屏幕说,这是德国的一项研究成果,它正在为一家宠物用品零售商全天24小时抓取世界各地的竞争对手的价格数据和用户评论,最后分析出竞争产品的性价比,协助商家不断调整产品和价格,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引入中关村:
这个引擎我们引进来以后,我们现在在汉化。它主要的语言是英语、德语和西班牙语,我们现在就做汉语跟中国语言跨语言,总的这个也是在中国AI 的这种产业规划中一个重点的发展方向。
让机器学会汉语,懂得中文,通过海量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最终为人类所用,这样的未来似乎并不遥远。在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里,一个中医诊疗辅助系统将挑战中医千年经验传统,鄂维南院士说:
这还是在起点,他们搜集了十多万这种案例,这种案例都是比较高水平的中医处理过的案例。西医有解剖学的基础,中医就像你说的是靠经验的,大数据可以把所有最好的中医的医生的经验 结合在一起,把经验发挥到了极致,有希望大数据将来给中医提出一个科学基础。
根据最新发布的《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全国人工智能企业共计4040家,北京有超过四分之一,而中关村成为我国人工智能创新的高地,北京排名前五的人工智能优势领域是智慧医疗、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智慧零售和无人驾驶。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说:
特别现在我们看到人工智能、 量子技术、脑科学,使得我们中关村的技术在第一时间能够国际接轨,瞄准这个全球最新的技术。
(信息来源:北京新闻广播)
来源:V海淀
中关村杂志——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
关注我们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请关注近期:
黄永玉:涉过无愁河(上)
创投潜规则与暗规则
与苏轼相遇在密州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