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青年社交
“搭子”文化
在当代年轻人的生活词典里
“搭子”已成为高频词
它指代一种新型社交关系——
基于特定兴趣或需求而建立的
轻量级陪伴关系
不同于传统朋友需要情感维系
“搭子”关系更轻盈、目标更明确:
彼此在某个具体领域或活动中互相陪伴
却无需过多介入对方私人生活
有机构发布的《2023搭子社交小报告》显示,一半以上的年轻人有搭子,而在31%的没有搭子的年轻人中,仍然有超过一半的人想要找搭子。
“搭子社交”究竟有何魅力?为啥能圈粉年轻人?
这种关系既满足了陪伴需求,又保持了舒适边界。
常见搭子类型
饭搭子:分享美食、探索新餐厅的忠实伙伴;
旅游搭子:旅游目的一致,互相陪伴的旅途同行;
学习/上班搭子:自习室并肩作战、相互督促,办公室一起“吐槽”的“战友”;
游戏搭子:“开黑”上分的不二人选;
运动搭子:健身房撸铁搭档、球友、晨跑伙伴;
追剧/追星搭子:同步追更、分享花絮的快乐源泉;
演唱会/展览搭子:共享艺术盛宴的同路人。
突破社交壁垒,精准锁定“同好”
打开“小红书”APP
搜索“搭子”
在不同领域
求“搭子”的“寻人启事”
占据了屏幕——
“求吉他‘搭子’”
“求饭‘搭子’”
“求运动‘搭子’”
……
在克拉玛依市
部分年轻人或因工作繁忙
或因初来乍到
渴望在生活中建立新社交
网络平台
成为他们寻找“搭子”的主要渠道。
球场相约,一呼百应!
克拉玛依网友“猫先生”是一位运动爱好者,苦于经常找不到“球搭子”,他在网络发帖,以“新手小白或水平尚可,时间较为充足”为要求,寻找羽毛球“搭子”。
不出半月,就有40余人通过该帖添加了他的微信,于是,他建立了“我在球馆等你”微信聊天群,如果有人想要在某天约球,只需要在群里发布时间地点,就能得到其他群友的响应,很快建立一支对打或双打小队。
“找‘搭子’是我的一时起意,却没想到有这么多和我一样苦于缺少队友或对手的羽毛球爱好者。现在,我们每周能打一两回球,也逐渐成为了朋友。”“猫先生”说。
苗条路上,有你相陪!
“一个人减肥缺乏自制力,如果有人一起作伴,彼此监督、互相较劲,减肥动力更充足!”谈起自己寻找减肥“搭子”的初衷,市民王颖说。
去年12月,王颖在微信朋友圈寻找互相监督的减肥“搭子”,微信联系人周晓丽主动报名。此前,两人虽有彼此微信,但几乎不聊天。
互相认定“搭子”身份后,两人开始每天互报食谱和体重,周末相约散步运动,在对方嘴馋时“毒舌”劝阻……半年来,已成为彼此手机里互动最频繁的人。
6个多月过去,两人均减重近5kg,基本达到瘦身目标。
一个合拍的“搭子”固然宝贵
但通过网络社交
难免踩雷
小编提醒
找“搭子”时注意甄别身份
小心遇到骗子哦!
留下你的故事,寻找你的“搭子”
“搭子”文化正悄然重塑年轻人的社交方式。它降低了社交门槛,让兴趣成为连接彼此的纽带,在快节奏生活中提供了一种灵活、低负担的陪伴选择。
你有“搭子”吗?你和“搭子”间有什么有趣的故事?你正在寻找什么样的“搭子”?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或需求!
无论是寻找还是分享,这里都是你交流“搭子”故事的天地。一起聊聊,让精准陪伴温暖更多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