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写诗了,原理是将大量诗词的数据进行筛选、提取、拼凑,然后能像模像样地拼出一首所谓的诗,当然,这样的诗一般人是看不懂的。
其实这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在人工智能之前,许多所谓的诗人已经很擅长干这类事,只不过用的是手工:将是似而非的词句进行分割拼凑,捣乎出看似“高深莫测的作品”,看不懂?那是你文化底蕴浅。这有些像玩盲牌,闭着眼睛从字典里戳一些词语出来,放在一起,洗牌,重新组合……这种所谓高深的作品,内容的连接性很差,当然你就看不懂了,听说“大师”就是这么炮制出来的……
所以人工智能拼凑出来的诗,得靠你自己去幻想,说到底,人工智能还是无法取代人类的一大优势能力:想象力。如果人工智能有想象力,那一定是基于数据分析基础上的衍生,一旦脱离了数据,它就会像离开了水的金鱼,枯成一具干尸。许多年前,《黑客帝国》中那个经典的画面,无数绿色数字串在大屏幕上日日夜夜不知疲倦地滚动,仍然历历在目。好莱坞有许多电影是具有相当前瞻性的,当时只当是遥不可及和不可思议的幻想,过了几年几十年,都近在眼前、成为现实、甚至成了过去。这时代发展如此之迅速,前几天我跟同事聊天中说起小时候在学校里整天喊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如今回头看,现代化早已被智能化取代。
人终归是人,机器终归是机器,人有灵魂、信仰,机器没有,机器只听从指令,你家管擦地板的机器人不会聪明到为了讨好你,主动给你做饭,除非人把它的功能指令进行修改。所以人工智能基于数据基础上拼凑出来的所谓诗歌,作品中无法揉入人类的灵魂和人格魅力,这就是批量制作和真正大师的区别,永远也颠覆不了。梵高的星空、向日葵,罗丹的思考者,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难道再过几百年,会成为回收站里的垃圾吗?
人工智能涉及文化艺术领域,制作出很多机械化的作品(或许,用作品来称呼并不合适,产品才是它们合适的称呼),对文化艺术领域产生了冲击,有很多文化和艺术工作者开始恐慌,甚至颓废,觉得前途一片灰暗。但我并不很担心,我认为,这反而会帮助真正有才华的人,在时间的筛选和实践的检验下,越来越大放异彩,最终被推向人类原动力创作成就的巅峰。
一个具有源源不断生产灵感和优质作品的脑袋,其具有的想象能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将成为稀缺资源。在未来,最值得投资的,可能就是一个天马行空却又具有超高连接能力的脑袋瓜子。
永远记住“以人为本”这四个奇妙的字,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这四个字都可以解读出万变不离其宗的智慧。
【云端原创】
(作者声明:本人文字皆为原创,抄袭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