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水平的进步促成新中产阶级的崛起,个人消费能力水平的提升,让旅游这种常见的休闲娱乐方式,被消费者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但旅游景区自身缺乏长远规划,以及市场秩序混乱,致使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的发展跟不上旅游消费者的增长速度,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升级。
面对上述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用整合旅游行业信息、资源数据的方式,从宏观层面对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加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传统旅游向“智慧旅游”的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让“智慧旅游”真真切切进入人民的生活?除了相应的政策扶持,下面三个层面也是缺一不可。
1
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智慧旅游,首要任务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的发展水平,从这个国家或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就能够看出。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或者城市,往往基础设施的配套是十分完善的,而发展落后的国家或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会相对落后。
发展“智慧旅游”也不例外,从硬件设备建设、软件开发维护到数据库的建立,都需要专业强大的底层服务来支撑,专业的数据中心和具备强大存储、运算能力的云计算服务,以及专业团队进行日常的数据维护和更新都是必备条件。
2
公共服务平台
即直接或间接向游客提供服务的信息服务平台,包括智能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平台、旅游电子商务系统这些政府建立的,或者途牛、携程、去哪儿这些互联网企业建立的。所有这些平台上应具备汇聚大量和旅游景区配套的数据,包括攻略、地图、酒店、餐饮、门票、优惠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应当是完善透明的,可让游客根据实际评价和价格直接选购。
3
应用层面
即面向广大游客能提供的具体服务资源。在“智慧旅游”的实践中,最离不开的就是游客的支持,要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必须要具备丰富完善的服务资源,同时取得游客的信任。其中涉及多方数据的采集和支持,确保游客可以通过智能终端(PC、手机、平板电脑、自助终端机等)直接获取平台上的信息资源,并通过服务制定规划出行路线,办理票务,预订餐饮,获取优惠等,在得到相应的服务后给予评价,从而便捷下个、下下个游客。
在这三层中,我们看到两个字一直在反复出现,就是“数据”,数据的“更新”“全面”“个性”,决定了“智慧旅游”的发展。“更新”说明能实时掌握更多数据;“全面”说明能掌握的数据维度多;“个性”说明计算能力精确。
那么这些数据来源于哪儿呢?
国庆约了三五好友出游,一路拍照一路po,这些po上微博、微信、大众点评的文字、图片、视频、评价以及在携程、途牛预定过的机票、门票、酒店等留下的信息,都是数据的来源,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对这些结构或者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搜集、挖掘并加以分析,就成为了为 “智慧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价值的数据支撑。
除此之外,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智慧旅游”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安全。景区通过大数据管理,对一定时间内的人流数据、车流数据进行监测,随时控流,避免人流量过大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同时,对景区人力、物力资源进行科学分配,可加强市场违规行为的管理。
随着游客多元化需求,各式数据呈现几何级增长,现有的旅游信息化系统已经无法消化大量的数据需求,作为底层支撑,云计算的弹性、灵活除了能缓解数据增长带给底层设施的压力,对于管理部门而言,还可以实现旅游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快速整合,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对于信息化程度不高的中小旅游企业而言,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慧旅游平台能够把技术的触角延伸到企业内部,发挥平台规模化的优势,节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与运营成本。
综上所述,发展“智慧旅游”,不论哪个层面,都需要运用到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支持,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是相辅相成,又是相互促进的,如果只是空谈构想,而并不运用新型的技术去实现,“智慧旅游”将变得不那么“智慧”。
转自石基信息SHIJI,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精彩持续放送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