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工智能的汹涌来袭,人可能变得越来越“无用”,成为一个纯粹的消费者。
消费者,既是一种客观体现,也是一种心态,或者说更是一种心法。
但,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成为一个消费者,一个具备消费者心态和心法的人。
比如,一个自诩为“直率”、“天真”或者“可爱””的人,那是一种自视甚高,却又期待别人发现自己的种种美好以换取某种回报的状态。这种回报,不一定是金钱,也可能是赞许、夸耀、认同或者崇拜。
这实际上是一种消费品心态:
我的这些“闪亮”,正是我得以待价而沽的资本,等待着他人如获至宝的倾注和欣赏,却从没有想过,在真实的世界中,自己是否能在创造出价值之后,还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而作为一名消费者,最本质的特点是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对自己的需求有清楚的了解,明白什么是自己喜欢的,知道什么是自己需要的,同时明白,自己愿意或者能够为此付出多少成本的人。
简而言之,一名合格的消费者,懂得选择的意义,能承担选择的后果。
这名消费者,可能是匆忙奔走在写字楼里的小白领、可能是片刻不能停息的快递小哥、可能是在家工作的自由职业者、可能是开垦田地努力耕种的农民……无论他们有钱没钱,无论他们在别人眼里看上去成功还是失败,但他们都按照自己最想要的想法去生活。
而这一切可能都只是非常浅层的分类。
有时候,消费者可能是真正的消费品,而貌似消费品的却才是真正的消费者。
我们消费一个游戏,获得快感的同时,也留下了偏好的痕迹和积累,为下个更具粘着感的游戏提供了无数的灵感和支持,这个时候,到底是我们消费了游戏,还是游戏消费了我们?
我们不辞辛劳地追捧着网红、明星形象时,因为各种八卦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窥探欲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无数的商业利益和机会,这个时候,或许我们的金钱和注意力才是真正的消费品,而不是那些完美并能满足我们任何想象的塑造形象。
……
这场博弈的后面,是谁更客观和理性的较量。
但,人性如此难测,社会系统如此复杂多变,谁又能比谁更理性呢?
或许,我们能够做的,是经常问一问自己:
我是不是无意间以消费品的心态对待着自己?
我是不是因而会被人当做消费品的对待?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品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对待彼此?
如果有一天科技已经如此发达,所有的实物消费品都被取代的时候,我们又怎么能做个真正坦然的消费者?那个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彼此,该如何对待这个世界呢?
切记:我说的一切都是错的。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