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认知觉醒》:所以变聪明的秘诀就是:先保持极度专注,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

5月11日跳绳3333个,俯卧撑10组。当前跳绳个数累积达到197万个。

摘自周岭的书本《认知觉醒》,仅做个人读书笔记使用,无其他任何商用。

200万年前,人类与黑猩猩、大猩猩还属于同一物种,此后,人类开始脱离猩猩族群,疯狂地向智人进化。进化赋予人类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使我们拥有了极强的感知和思考能力,并借此创建了文明。

然而进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痛苦。人们因能感知太多信息而感到心神不宁,或因产生过多欲望而痛苦不堪,又或因担忧能力不足而滋生焦虑,无论顺境或是逆境都不得安生。就像今天的我们,虽衣食无忧,却总是苦于无法摆脱手机的干扰,无法获取让人羡慕的技能,无法拥有想要的生活,等等。低层次的动物是没有这种烦恼的,它们的心灵只容纳环境中确实存在的、与它们切身相关的、靠直觉判断的信息——饥饿的狮子只注意能帮助它猎到羚羊的信息,吃饱的狮子的注意力则集中在温暖的阳光上……

如此看来,享受进化的好处也要承受进化带来的痛苦,不过也无须担心,因为部分智者早已有意无意地跳出了这种限制,他们采用一种极为有效的行为模式,让自己的情绪和能力经常处于平和与高效的状态。如果进化是一把双刃剑,那这些人就相当于找到并抓住了双刃剑的安全剑柄。当众人还在懵懂中拿着刀刃劈物伤己时,他们已经学会手握剑柄披荆斩棘了。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还是先从“主动选择信息的能力”开始谈起吧,因为人类情绪和能力的优劣差异来自于对自身注意力关注方式的差异。比如冥想者相比其他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更能够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和感受上,屏蔽其他杂念。

在情绪上如此,在能力上也如此。能力弱者极易分心,他们必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才能学习,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心神不宁;他们总是忍不住想做点更有趣的事情,一条热点新闻、一段有趣的闲聊都能把他们的注意力从重要的事情上移开。能力强者则正好相反,他们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主动屏蔽干扰,选择需要的信息并沉浸其中,为此他们甚至会主动练习,比如有人会故意在声音嘈杂的地方锻炼专注力,这使他拥有了随时随地进入深度阅读和思考状态的能力。

因沉浸能力的不同,人类最终处在了不同的层次。从大范围看,沉浸能力强的人时常处于支配层,沉浸能力弱的人时常处于被支配层。如果我们希望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就一定要刻意磨炼这种品质,或许这正是改变你我命运的金钥匙。

在上文中,我介绍了“主动选择信息”和“深度沉浸”两个概念,但前者只是入口,后者才是关键。因为能主动选择信息的人不一定能沉浸其中,所以很多人虽然能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能放弃娱乐、磨炼技能,甚至能大量练习,努力到感动自己,但他们就是无法让自己变得卓越。这感觉就像是明明找到了双刃剑的安全剑柄,却不知道如何抓取,让人无比揪心。

这世上能聚焦的人很多,但卓越的人很少,其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人都缺乏深度沉浸的能力。然而获取深度沉浸的能力不能仅靠热情,它更是一项技术,是有方法论的。可惜很多成就斐然的前辈虽然拥有深度沉浸的能力,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这能力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获取。幸运的是,《刻意练习》这本书给了我们大致的答案。

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科学家罗伯特·普尔经过大量的研究后指出:所谓天才,其实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正确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练习”。换言之,我们没有变得像天才般卓越是因为方法不对或练习不够。

就方法而言,绝大多数人缺乏指导下的努力都属于“天真的练习”,即反复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改善表现、提高水平。这种只靠重复的“埋头干”和“正确的方法”相去甚远。“正确的方法”通常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有定义明确的目标。比如你要练琴,那就告诉自己:“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曲子。”而不是“我要练琴半小时”这样宽泛的目标。目标定义越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进。如果目标太大,那就将它分解成小目标,这样做也是为了使目标更具体、精细。

第二,练习时极度专注。谁都知道专注的重要性,但沉浸的关键是要做到“极度”专注,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投入100%的精力比长时间投入70%的精力好,因为专注的真正动力并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不断发现技巧上的微妙差异和持续存在的关注点,精力越集中则感知越细微。

所以变聪明的秘诀就是:先保持极度专注,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即事前聚精会神,让意识极度投入;事后完全忘记,让意识彻底撒手。这样,灵感和答案就会大概率地出现。

阿基米德就是因为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鉴定皇冠真假的办法,所以准备去公共浴室彻底放松一下,但在他的身体进入澡盆的那一瞬间,溢出的水就给他带来了灵感。很多例子都表明,科学发现或其他智力上的突破都是在当事人毫无期待、正在想别的事情的时候出现的。

可见,好的学习模式是,在做A的时候彻底关注A,在做B的时候彻底关注B,A和B两件事情之间有非常清晰的界线。如果在做A的时候想着B,在做B的时候又想着A,那么意识工作的深度不够,潜意识也无法顺利开启,这种边界不清的习惯对能力提升伤害很大。李大钊也说过:“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说明界线分明的习惯对人性情和能力的培养都很有好处。

第三,能获得有效的反馈。一般而言,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识别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以及为什么会存在不足。缺少反馈,我们既容易出错,又容易走神,而且很难快速提升个人能力。因此,有教练指导是极好的事,有老师批评也是好的,闭门造车式的练习不仅容易让人分心走神,也会让自己长期在低水平层面徘徊。所以,想方设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反馈是不断精进的重要条件。如果条件有限,反馈也可以通过书籍影像、与他人交流或者自我反思来获取。

第四,始终在拉伸区练习。一味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但挑战太难的任务也会让自己感到挫败,二者都无法使人进入沉浸状态,好的状态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文末分享:

现在有点钱的人,租房最好:

富豪随意,反正买房子像买菜那随便。

在一线城市,有个一两千万,最好还是租房子住。租房子住是性价比最高最租房子住是性价比最高,最经济的做法。这几年我一直提倡没有全款能力就租房住,享受人生。

从房租收入比看,现在大多数的房子就是负资产。1000万的房子,每个月租金也就是一万多,租房子就是房东给你打工,房东帮你承担了所有的风险。

房子也是会折旧的,房子持有也是需要费用的,这个在房价上行的周期大家都忽略了,现在大家才发现原来持有房子是需要成本的。

还有一点,超过30年的老小区,什么样的人都有。所以,房子就是住个新。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DezuhiDj81d6BzeucMhEmZ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