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2014年执导的科幻电影《超体》描述了斯嘉丽·约翰逊扮演的一名女性由于意外释放了100%的脑力,激发了超能力,充分释放人的潜能,最后脱离肉身变成超体与时空永存的剧情。虽然剧情描述的是科幻而不是现实,但科幻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人类最终进化成为脑力波与世界永存?也许呢。
作为一个引子,引起了氪强关于软件的脑洞大开之想。
1
从人类进化阶段看,软件释放人类脑力能量
纵观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人类通过不断的成长进化,释放与放大了自己的体力。现在,人类已经进入到一个充分释放脑力的新时代,一个充分运用脑力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优化自身的新阶段。
从旧石器时代的钻木取火、新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铜器时代的铜器、铁器时代的铁器、蒸汽时代的蒸汽机、电气时代的电灯泡、信息时代的互联网,人类数百万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积累与沉淀,使得人类具备开始由释放体力转向释放脑力的基础。在时间、体量与强度上,释放脑力产生的能量远远超过释放体力产生的能量。
工业革命从不断解放体力到不断解放脑力演变,使得技术的重点从物理空间向信息空间迁移。物理空间中,物理实体的“硬件提升是有限的”,而人类对于制造资源的优化提高的需求是无限的。因此,信息空间给人们解决技术问题带来新的希望。
人类释放脑力能量的基础是数千年来文明的积累与沉淀。“人类文明运行在软件之上”,软件正在承载人类文明,加速人类文明进步。
2
从世界融合趋势看,软件促进“人机物”融合
当前,一般可以认为整个世界可以分为人类社会、信息空间、物理世界这三元世界。互联网及其延伸正在形成“人机物”(人类社会、信息空间、物理世界)融合环境。这三元世界正在逐渐打破边界,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李国杰院士指出“通过信息变换优化物理世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运动以及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活动,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使得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更加高效,更加智能,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转型是当前的人机物融合环境的突出特征。”
自人类第一次学会重复使用信息以来,使用信息就成了人类改造世界、创造财富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一直处于辅助位置,因为信息是分散孤立、动态流动的。直到软件特别是以软件为核心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技术的出现,这一切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一个以信息为存在载体的世界出现了。
高科技工具是通过处理信息载体来完成逻辑过程的,一方面人类的竞争从物理世界转移到了信息世界,另一方面信息世界不断渗透到物理世界,并在物理世界产生深刻影响,发挥重要作用。
信息世界是人类意识世界的投射,人类将自身的意识投射到信息世界,信息世界反过来对人类意识场域及生产活动产生影响。信息世界也对人的意识场域产生作用。比如信息世界很大程度解放了人意识世界中用于记忆的功能,使人能投入更多的思考力去做创造性的工作。也正得益于此,人类创造的文明才传播与传承。
原始信息经过加工、编码进入信息世界,信息世界的对象是数据。数据是信息世界中信息的数据化,而软件是信息世界的主要载体与容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信息世界、物理世界、人类社会的边界开始融合成为一个广义上的“软件”。
3
从社会形态演进看,软件承载知识管理与优化
被誉为“大师中的大师”的彼得·德鲁克在《经济学人》杂志上写过一篇题为《下一个社会》的文章。他从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等诸多视角,全方面地研究组织管理对于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他预见并深信“下一个社会”是知识社会。知识超越资本,成为社会的关键资源。知识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建立起新型的生产关系,催生出远超现今的强大生产力。这个社会亦可称为“知识社会”,这个社会产生的经济可称为“知识经济”。知识社会是信息社会发展到高阶段的产物。
当时还没有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知识IP等的概念和技术,但是德鲁克精辟地认为,下一代经济的核心资产不是物质,而是知识,因此,知识工作者是新时代的“知本家”。未来管理的核心是有效定义具体知识的运用和组合,未来的工作方是知识的拥有者——知识工作者接入一个集群,这个集群负责把不同的专业知识作用到某个共同的“最终产品上”。
德鲁克认为经济的“非连续性”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时间断层”,它影响着各个方面。这个时间断面就是技术变革引发的社会变革。技术的发展导致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成倍增长,所需要的劳动力锐减,更多的人口将分流到以知识密集型为特征的服务业。这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口减少,终身学习制的兴起。其结果就是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而知识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德鲁克的预言很快成为现实,如果说铁路的兴建带动了制造业的兴起,那么电子商务的出现奠定了服务业的地位。德鲁克甚至在21世纪的开端,以极大的热情预见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将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变。正如德鲁克所言,在铁路创造的心智地理中,人们掌握了距离;而在电子商务创造的心智地理中,距离已经消失,只有一个经济体,一个市场。在这个经济体中,信息的获取和传播都变得极为便利快捷,以知识交易为载体的服务业蓬勃发展。在美国,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的比重已经占GDP的70%;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16:迈向服务业强国》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9%,服务业就业占比达到47%,服务业也的主导地位将基本确立。总之,知识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的电子商务正在深刻的改变着经济、市场和工业的结构,改变着产品和服务的流通,改变着消费者的市场划分、价值观念和消费行为,改变着就业和劳动力市场,还改变着整个社会。
德鲁克认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是产生某种先进的技术,而是产生一个全新的社会机制,我们正处在这个社会的前夜。
另一位著名人士美国硅谷著名投资家马克·安德森大呼“软件在吞噬世界”,认为软件将逐渐成为世界上所有行业的运行基础,软件创新公司将会逐渐地主宰所有的产业,包括很多从前跟软件没有什么关系的领域,。
彼得·德鲁克的“知识”和马克·安德森的“软件”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德鲁克宏观地定义了知识是未来的“生产资料”,所有生产关系将随之改变;而安德森微观地定义了软件作用,即软件作为知识的载体,将改变所有产业。软件承载了知识管理,并且对知识要素进行优化及配置,从而产生强大的生产力。
软件会将传统的工作,根据时代的经验加以重组。有一种认识社会的方式是经验,软件就可以把经验变成代码,把它变成能够执行人脑操作的所有东西。这中间凝聚了知识的应用,凝聚了逻辑分析,核心是知识革命。
4
从消费市场变迁看,软件支持消费者定义市场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物质产品的丰富,市场开始进入一个以个性化定制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年代。个性化定制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通过这种新型的、独特的设计定制服务模式,满足消费者更为多元的个性化需求。
在规模化生产中,消费者处于价值链的最末端,企业生产什么就卖什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群体的年轻化以及对个性化的强烈的追求,现有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如今的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让企业来设计产品,被动地接受企业单方面的约束,而是要求作为参与者,更多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理念灌输给企业,与企业一起按照其新的生活观念和需求开发个性化的产品。消费者的市场位置正在发生颠覆性变化,消费者将处于价值链的最前端,主动权将掌握在消费者手中。
这种变化革新着企业的生产模式。企业只有转换生产方式,建立面向消费者的、可重组的业务流程。因此,掌握企业再造、流程重组,建立柔性生产线是企业的工作重心。竞争的焦点也逐步转向时间、成本、效率和服务。企业的经营重心将从资本运作转向信息化运作上来。随着个性化定制的兴起,未来企业的生产线将由大规模批量化生产转向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这将彻底改变企业的采购、生产、配送以及供应链模式。
企业面临着诸多新的对市场响应和对产品提交时效性的挑战:客户需求是多变的、不可预知的,产品是定制化的,企业是虚拟的,生产制造是数字化的,制造商是外包的,供应链管理是不分规模的,产业价值链源头是从企业变为消费者。
这些需要信息技术来实现定制生产,让个性化、多品种与低成本、高效率不再矛盾。为应对个性化定制趋势的兴起,企业开始引入大数据分析平台用于收集并分析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产品开发,并通过各种互联网渠道实时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基于消费者需求,采用软件定义,快速、灵活地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3D打印技术即是一种基于软件定义快速打造产品的方式。本质是软件定义以人为本,释放人的意志的体现,也必将进一步促进消费者市场进入消费者定义主导的阶段。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远远超出传统企业的供给能力,在经济价值链“逆源化”的今天,市场不再是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是用什么了,而是消费者参与生产的定制化。不是企业定义消费者需求,而是消费者需求定义企业,消费者定义市场。实质是随着市场更加开放和灵活,消费者的意志通过软件定义来实现,从而整个产业进入消费者定义市场的阶段,即一切服务都得从消费者的需求切入。这个趋势翻译成信息技术的语言就是软件定义。
----END---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